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细菌可以通过改造来达到能够实现发电的目的。未来,这种工艺将能被应用到废水处理厂中。据了解,一些细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能够利用其细胞膜中某些特殊的蛋白质发电,但这种现象通常只发生极端环境条件下,不过来自《Chem》期刊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通过注入一种经过改造过的分子,某些细菌同样也能具备这种能力。
首先,他们创造出了一种含有金属原子(特别是铁)的特殊分子,叫DFSO+,然后他们将把DFSO+中注入到一种叫做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的细菌里面。最后,这种合成分子在穿过细胞膜时与细菌进行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该分子通过铁原子实现发电。
虽然一些希瓦氏菌菌株本身就具备发电能力, 但这部分的菌株只能在无氧环境下存活下来,所以它们的应用就显得非常受限。而现在,科研人员最新找到的方法能够摆脱这个限制,并且其所用到的DFSO+还能在细菌里边生存好几周时间。
这项技术现还只是一个非常初步的成果,细菌还无法产生足够多的电力投入到实际应用中,但一旦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它将势必拥有非常大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