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03:53
《中国电子报》:中国3G的起步速度将快于日本
发布日期:2008-06-23 15:13:08  稿源:
TD-SCDMA(以下简称 “TD”)发展到今天,其对整个通信产业的拉动具有重要意义,它打造了整条国内自主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并且唤醒了国内企业自主创新的激情.国内的很多品牌 纷纷倒下,就是因为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核心技术不仅是自主研发产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一个标准的制定,TD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另外,TD产业的成熟, 以及国家对后续LTE(3G长期演进项目)演进路线的确定,能够使我国牢牢掌控4G的话语权.
从今年的4月1日以来,有关TD失败的言论不绝于耳,首先TD的终端产品比较少,选择的余地小;其次是网络覆盖不理想;再次,大家期盼的3G业务支持也比较缺乏,仅仅停留在视频电话方面;还有终端的价格比较高,因此,大家对3G比较失望.

但这些问题并不是TD所独有的,我们看一下3G在日本的发展历程.2001年10 月,NTT DoCoMo(日本移动通信公司之一)在全球首次推出基于WCDMA网络的3G业务,由于受网络覆盖和终端技术的限制,DoCoMo的WCDMA网络经历了近两年的市场培育期,到2003年9月才突破100万用户的阈值.

作为一个发展多年的技术,FOMA(WCDMA品牌)用户从0增长到100万用了两年的时间.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吃螃蟹的3G运营商,DoCoMo初期市场发展受阻存在多方面的制约因素,普遍认为的教训是网络覆盖有限、终端种类少、手机待机时间短、业务种类与2G相比没有实质突破.

大家可以看到日本在发展3G的时候也同样遇到我们刚才所遇到的问题,虽然FOMA用户从0发展到100万用了两年时间,但是用户从100万发展到1000万却只用了一年半,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逐渐成熟,市场在技术成熟过程中逐渐扩大.

在用户数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终端型号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使消费者的选择余地就更加广阔了.到2004年年底,DoCoMo 3G终端的数量就达到了90款,到2006年底终端的数量突破了500款.

我们回头看一看,中国的TD在试商用进行了两个月之后,终端型号就达到了34款,以这个速度发展下去,今年年底前可上市的产品一定可以突破100款.

两个多月我们发展到30多款产品,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我们认为,中国的用户发展到100万和1000万显然用不了日本那么长的时间.由此,我们总结出TD成功必备的几个条件,比如说要有丰富的3G特色的数据业务支持、完善的网络覆盖、丰富的终端、与2G基本相当的终端价格、超越2G的用户体验.

目前,海信通信是第一家能够基于大唐及展讯两个平台进行TD研发的企业,并且产品均已获得入网许可证.针对3G的特色业务我们也在加强开发,3G不仅仅意味着可以打视频电话,多媒体彩铃、视频会议、视频留言、飞信、手机证券、快讯、 Videoshare(无线视频共享)、POC(无线一键通功能)等,都是已经开发完成或者即将完成的数据业务.由于中国移动很早就制定了数据业务的相关技术规范,因此,国产手机在业务支持上和竞争的技术标准相比并不处于劣势.

海信通信2007年年底就进行了TD-SCDMA/GSM双模终端仪器仪表配备及生产线的建设,设立了TD-SCDMA SMT(表面组装技术)生产线、装配线和专用测试线,年产能达到50万部.我们还规划了从数据卡到普通的功能手机,到双待手机、智能手机的产品线,今年计划推出7款TD产品,涵盖从1000元到5000元的价格区间.在终端的价格上面,我们的3G产品也已经和2G产品接近,并且随着芯片平台的日益成熟,3G产品在用户体验上,比如UI(用户界面)、待机时间、易用性等方面也在达到甚至超越2G的水平.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03:53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