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39:54
《第一财经周刊》:联通人的迷茫与等待
发布日期:2008-07-17 18:58:01  稿源:
爱它也好,恨它也好,中国电信业的重组终于还是来了.
5月下旬,关于中国联通将C网与G网一分为二的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它在世纪坛对面的北京分公司职员耳中.与其他人一样,这些职员获取消息的方式也是通过日报与网站上通讯产业的头条新闻.
联通北京分公司在世纪坛对面的黄白色大楼里有着7层办公室,从外表上看,这里没有醒目的标识与广告,办公场地的布置极其简朴,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为总公司带来35%的利润,那个最赚钱的联通分公司该有的样子.

此刻的北京已过夏至,是6月以来雷雨最多的日子.孙文已经连续数夜在这幢大楼的数控机房里加班,监测那些有可能在雷雨中遭遇不测的C网基站所发出来的信号.不过此刻令孙文在意的,已经不是数控设备上这些或明或暗的小点了.他更想知道的是,在这场被他戏称为“乾坤大挪移”的重组中,谁能为他将来的去留带来一个足够明确的信号.

在6月18日前后,孙文终于等到了一个让他感兴趣的信号.这一天,他发现很多同事拿到了一张抬头为“信息采集”的表格.拿到这份表格的员工通常与孙文一样,有着三四年在联通工作的经历,是联通的正式合同员工.这张表格要求拿到的人填上自己的姓名、所属部门以及所负责的具体事务.“这张表格意味着组织开始考虑你的去向了.”孙文猜测.

从2004年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工程研究生专业毕业至今,31岁的孙文在联通北京分公司负责C网的远程监控已近4年.尽管有着4年的时间,但孙文笑称,“打探消息永远不是工程师的强项”.至今,他从他的60多位同业务同事那里,还打听不到在联通内部是由哪个部门在掌控着他的去或留,他也并不确定是不是像他这样从进联通就一直在C网工作的员工,就铁定能随着被分拆出去的C网业务一道,去到重组后的中国电信.

对于孙文来说,他现在唯一知道并确定的仅仅是,那张极有可能证明“组织在关照你”的意向表格,他还没有拿到.

这个时候的联通充斥着各种传言:一种说法是像北京分公司这样运营效益很好的公司,中国电信将接收其2/5的员工;另外一种在员工食堂里新近流动的消息是新电信与新联通都想打破原来的部门小集团,因此这次重组除了最高管理层外,将采取由下至上的方式—员工先走,而后才是部门经理再到负责各主要业务的副总以及分公司老总.

孙文在越来越多的传闻面前显得疑心重重.在他看来第二种传闻的真实性极小.尽管记者告诉他,从联通集团人事综合部得到的消息是将秉承“人随事走”的原则,但孙文依然相信,掌握他们去留最大的变数,依然在于那个“先走的”领导愿不愿意同样把他带走.

从未离开过C网的孙文认为,他的前途只在接收了联通C网后的中国电信那里.只不过,让孙文郁闷的是,他的上级领导似乎和他一样,陷入了那个“被暂时遗忘的角落里”.

在孙文看来,尽管已经传了两年的电信业重组终于在5月24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布的一纸《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知》后逐渐清晰,可这似乎并未减轻他对未来的担?忧.

人员调配的完成通常被认为是重大重组即将尘埃落定的信号,但现在看来,对于大部分像孙文这样的联通员工来说,还远未到这个时刻.目前可以确定职务是否变化的仅仅只限于最高管理层:常小兵将出任新联通集团总经理兼上市公司首席执行官,原中国网通集团副总经理左迅生将出任新联通集团党组书记,中国电信集团总经理王晓初将留任中国电信;原中国电信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冷荣泉辞职,尚冰担任首席营运官以及党委书记.

比起员工归属的迟迟不定,另一场变动则来得快速坚决.

在5月24日三部委发文后的第八天—6月1日(星期日),中国网通上市公司董事会随即与中国联通展开合并要价的商讨会议,在随后的第二天上午,中国联通上市公司董事会接受了中国网通1:1.5的换股比例要?价.

而在与网通商讨合并细节的同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于6月2日正式公布了相关交易细节:中国电信集团将以66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中国联通集团购得C网资产,中国电信上市公司将以438亿元的价格从中国联通上市公司购得C网业务和用户,合计交易金额最终确定为1100亿元.

两笔天价交易从谈判到方案敲定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随后,火速开始执行.据联通集团参与交易的人士回忆,6月8日,联通与网通成立了6个联合工作组,从业务规划、网建、市场与品牌、财务计财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始整合相应的具体工作和谈判.

6月11日,常小兵主持电话工作会议,宣布全面启动CDMA网络资产清查工作.6月19日,资产清查工作全面展开,预计于7月20日完成总部级清查,随后在9月底到10月初,完成重组后的细节,包括全部人员工作岗位的调配.

该人士向记者证实的是,参与重组各方“只争朝夕”的迫切心情并不比那些正等待着重组去向的联通员工弱.只不过管理层关心的是如何尽快完成重组的交易细节,从而推动另外两张3G牌照的发放进程;而在孙文这样的普通员工那里,焦虑与迫切则在于未来对于自己职业生涯所可能带来的种种改变.在他看来,未来“可能从此凶险,也可能从此一片光?明”.

6月21日的那个周末孙文请了他的本科同学陈月在临近北京分公司的酱骨面馆小聚.孙文希望可以向他打听更多关于重组的细节.陈月比他早3年进入中国联通,现在是个负责C网智能网维护的小领导.陈月此前曾在总公司工作,在孙文看来,他更靠近诸多的消息?源.

陈月给孙文带来了一个消息.电信的资产清查小组已经进入联通的C网建设部门清查设备.

陈月说,从6月19日开始中国联通将借调部分员工到中国电信协助工作,这部分员工负责资产清查工作,最终将留在电信工作.同去的还包括联通财务部和计划部的部分人员.

但陈月并未给孙文的去向带来更多可靠与实际的消息.孙文在给陈月的短信留言中打趣说,多么希望自己就像被电信清查贴条的设备一样,能有人给他贴个条,告诉他,好吧,你就去电信,还是做你的吧.

在这场涉及数千亿元资产,数十万人工作以及今后命运变更的电信行业大重组中,令BDA电信分析师张宇疑惑的是,似乎对于消息最为敏感的不是那个被并入中移动的中国铁通,也不是那个要被取消的中国网通,而是将业务一分为二的中国联通的员工们.

张宇说,每当他的名字跟随着电信重组见诸报端之后,那个最积极给他打电话咨询重组进展的,一定就是他那些现在正在中国联通的同学们.在张宇看来,网通已经经历过数次重组,这里面包括吸收了小网通与中国吉通;对于大部分的网通员工来说,他们对于即将到来的重组,显得更加平静与默然.“大部分人相信,一次重组,对于个人,特别是那些普通员工的影响,终归是有限甚至最终可以忽略不计的.”

但对于联通来说,在移动通信领域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处于中国移动的强大身影之下,重组被他们寄予了更多的希望.

按照最新的公开数据,中国联通的G网用户只有1.2亿多户,从2002年开始着力发展的C网用户至今也不过区区4000多万,而中国移动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他们的用户已近4亿,并保持着33.9%的月净增用户.在设备建设上,中国移动30万的基站数目几乎是中国联通GSM网络的2倍,是其C网的4倍.

在这些巨大的数据落差面前,联通人很难再次找回他们在1998年正式进入移动通信领域后的种种激情与信心.据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接触颇多的某全网SP总裁王赛称,如果说移动员工的性格是一种自豪感的话,那么联通员工身上则仿佛处处被打上了“不如移动”的烙印.

“移动是强势的,他们更容易挑出你所申报业务的不足,总会让你按照他们的意思做出妥协,而在联通那里,他们更加谦虚,有时还会询问,这样做是不是合适.”王赛说.

尽管如此,在王赛看来,中国联通的办事效率确实不如中国移动.移动的回款周期通常是一个半月,结算率高达90%至95%,而在联通那里,通常1月份的合约,会拖到6月份才收到回款,而结算率通常有70%就很令王赛这样的SP提供商感天谢地了.

那些看起来错误连连,总被抱怨不如竞争对手的人总是希望能有一个全盘来过的机会.因为缺乏重组经验,联通人更愿意把重组看成是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那些愿意留下来的人,觉得即将到手的WCDMA牌照带来的或许是3G最赚钱也最稳定的技术,而对于那些愿意加入中国电信的老联通人看来,那里似乎正充斥着年轻活力与更美好的前景.

因此联通人成了分析师张宇眼中最活跃也最积极的那部分人群.比起大部分的网通职工“听从领导安排”的回应,联通人甚至很早就开始为他们的未来积极筹划,他们有的希望有更高的职位,有的则寄希望于更好的福利待遇.

这里面就包括了苏强.两年前,已负责福建联通G网业务6年的苏强从他转战北方市场的前领导那里,打探到了联通有可能分拆C网给电信的传闻.随后苏强便开始积极活动,盼望着有朝一日能从G网加盟到C网,并随着C网一并去到中国电信福建省公司.

与联通北京分公司良好的效益带来的丰厚奖金不同的是,联通福建分公司在南方市场上的收益并无多少可圈可点之处.

苏强称,像他在福建联通中对应的级别是处级干部,而他所拿到的月工资仅仅只与电信福建省公司科长级员工的待遇持平.因此在苏强看来,如果可以抓住重组的机会,平级调入电信省公司,也许对他的将来,就是个最不错的保证.

“联通一般正式员工的基本工资只有2500元左右,奖金总是不固定,有的时候,一个月拿到手上的钱是税后8000元,但有的时候,不解释任何原因,一个月就只剩下基本工资了.”孙文希望去往中国电信的原因除了他希望可以继续做他的老本行 —C网以外,他也憧憬着将来可以拿到更加稳定的薪资.

与联通那数万名游离在体制外的临时合同工相比,孙文与苏强都是幸运的.起码在这场巨大的重组面前,他们并不需要担心自己是否有可能失去赖以为生的“饭碗”.

就像重组推到李刚面前的,从来就不是选择去留联通的二选一一样,他很有可能得不到联通的合约,面临被“裁出去”的风险.

联通的员工合同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两到三年一签的长期合同工,这部分属于联通4万大军中的正式员工;而另一类则是像李刚这样分散在各大营业网点的临时工.他们的合同一年一签,工资通常不到正式员工的一半,没有三险一金,更不用说那笔不用上税的住房补贴.

对于李刚来说,尽管联通的待遇不好,但他从不敢轻易离去.当他2007年从山东烟台高级技校金融专业毕业后,父母几乎是动用了全部可以想到的社会资源,才让他得以有了在烟台联通某营业部的一个临时工职?位.

营业部的工作十分枯燥,不到一年,李刚已经心生倦意,只是碍于父母花费了那么大的力气,他才不敢将离职的意向告诉父母.“每天笑得很累,给领导端茶倒水很累,这根本不是个适合男孩子的工作.”李刚有时会对他的朋友抱怨.

与孙文和苏强不同的是,当听到联通将一分为二的消息后,李刚很开心.他终于有了可以让自己离开并能说服父母的理由.

“我会和家里说,公司都要拆分了,那些做业务的不着急,可我只是个临时工,又在营业厅工作,肯定是留不下来的,找人也没用.”这是李刚想要告别山东,给他父母的一套说辞.

6月中旬,孙文正在积极打听他是否会和分拆出去的C网一同去到中国电信的时候,李刚正在收拾行李离开联通,也离开山东去重新寻找属于他的梦想.李刚现在在北京,学金融专业的他正想着也许证券公司是个更加不错的行当.

“北京有金融街,肯定有好多金融公司需要人.”现在,他对电信业的重组消息终于不再有兴趣.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39:5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