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各行各业都难避免被假货所困扰。尽管制造商们费尽心思地用全息图、RFID 等难以复制的技术来防伪,但不法分子总能将其破解。有鉴于此,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开发出了一种利用石墨烯或其它二维材料来表明正品的方法。这种量子技术可给产品留下一个独特的原子级“指纹”,而消费者和经销商可以通过智能机来扫描标签,与制造商数据库上对比验证其是否为正品。
该校衍生企业 Quantum Base 联合创始人 Robert Young 博士表示,该技术是无法被克隆的。其依赖于物理定律,要复制它,就必须能够在原子层面上构建,这在当前来说是不可能的。
该技术的原理,则与晶体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有关。石墨烯是由单原子层厚度的碳原子组成的晶格,因强度胜钢、又柔韧似塑料,石墨烯也被认为是一种神奇的材料。
不过研究人员们发现,石墨烯的晶体结构也是用于身份验证的一种理想方式。兰卡斯特大学开发的这项技术,可通过识别二维物质的不规则性进行验证。
在晶体等“密堆积”材料中,原子在相互叠加的晶格层中依次排列。由于微小颗粒排列方式的差异,完美的晶格是没法形成的,这个理念可以用在两张塑料片中的一层钢珠来演示:
3000 ball bearings show crystal defects with Matt Parker
与滚珠一样,二维材料的原子也会产生类似的缺陷,因为每片区域的石墨烯总会出现不合规的现象,而这几乎是不可能复制的。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放到任意表面上,比如服装、智能机、甚至货币。
Quantum Base 已经申请了技术专利,预计该标签和扫描 app 有望在 2018 年上半年面世。至于成本和采用率,目前仍有待时间去检验。
[编译自:TechS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