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方面的鸿沟已经开始慢慢消失。即使是在最穷的国家里,大众也能接触到通过手机、短信和因特网流动的数字信息,这带来了一场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革命。 极度贫困几乎是极度闭塞的代名词,对偏远的农村地区来说,尤其如此。但是,手机和无线因特网终止了这种闭塞,并由此证明它们是这个时代对经济发展最具变革性的技术。数字技术鸿沟的消失并不是因公民责任心井喷而实现的,主要是市场力量推动了变化.手机技术的能量是如此之大、数据传输的费用是如此之低,使得即便是穷人也可以买得起手机和付得起手机费用.现今地球上大约两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全球有超过33亿人在使用手机.
更值得提及的是,手机在贫穷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正大幅提高.印度有大约三亿的手机用户,每个月新增用户为令人吃惊的八百万户甚至更多.巴西和印尼目前的用户数分别为超过一亿三千万和一亿二千万.而在拥有世界上最贫困国家的非洲,手机市场也正在高速增长,现已有二亿八千万用户.
移动电话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都无处不在.即使你自己没有手机,也肯定认识拥有手机的人.绝大部分的非洲人至少在紧急情况下能找到并使用手机——或是他们自己的,或是朋友的,或是商业性的电话服务处提供的.
更妙的事情是数字信息的不断融合:无线传输系统不断地把因特网、个人电脑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连接在一起,其带来的各种好处让人啧啧称奇.世界上越来越多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现在能享受到无线银行和支付系统服务,比如肯尼亚著名的M-PESA系统,这个系统允许通过电话进行转账.除了亲友间的通讯之外,在新的网络上传输的信息涵盖了公共健康、医疗、教育、银行、商业以及娱乐等各领域.
印度既是全球软件工程师和高科技公司的大本营,同时又是一个广袤而又人口稠密的农业型经济,其七亿贫穷的人口需要各种各样的数据连接.这样的国家,自然地成了数字引领型经济发展的先锋.政府和企业的公私联合协作程度不断提高,以求在数字网络上提供重要的服务.
举例来说,在印度的Andhra Pradesh和Gujarat邦,由于有了手机、精密的电脑系统以及对农村卫生设施不断增长的公共投资这些支持系统,数千万的人民现在能获得急救救护车的服务.大型远程医疗系统目前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甚至是心脏病治疗.更有甚者,两年前印度开始实行新农村就业保证计划,不仅通过公共财政让数以千万计的穷人找到了工作,而且还在数字技术网络的帮助下把他们中的无数人纳入了正规的银行系统.
在完全商业化那方面,移动电话的革命带来了从农场直接到零售商之间的市场革命.农民和粮食零售商之间通过手机和发货中心就能直接联系,这使得农民能够尽快以较高的“出场”价格销售他们的粮食,而且购买商家也能以最低的损耗把粮食运往市场并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终端客户.
价值链的强化不但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普遍地促进了谷物多元化和农场升级.同样,世界顶级的软件公司通过数字化网络直接让村里的人们从事包括业务流程外包在内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工作.
教育也同样地发生着巨变.世界各地的各级别的学校也将全球化,并在全球数字教育网络内联成一体.现在不仅仅是通过书本和录影资料,通过遍布在世界各地教室里的直接链接口,美国的孩子也能了解非洲、中国和印度.学生们将能够通过实时聊天、共享的课程、合作项目和影视、照片以及通过数字网络发出的文字等方式,分享各自的观点.
大学也能在全球范围内开课,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大学学生们同时参与听课、讨论和小组研究活动.过去的一年中,在我本人任教的哥伦比亚大学里,一个激动人心的 “全球课堂”把学生们同步连接到一起.几十所大学的数百名学生,来自厄瓜多尔、尼日利亚、英国、法国、埃塞俄比亚、马来西亚、印度、加拿大、新加坡和中国,在课堂上,他们讨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课题.
在《贫困的终结》一书中,我写道,极度的贫困可能在2025年终止.考虑到全球范围的暴力、气候变化,以及食品、能源和水资源所受到的威胁等一系列问题,这仅是个大致的推测.但是如果数字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被合作应用,将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新工具,使我们能够汇集市场、社会网络和合作性组织的力量在全球范围内联手解决我们面对的共同难题.
(作者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版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8.中文译者为Steven 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