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主任毛伟昨天在“2008中国互联网大会”上说,随着消耗的急剧增加,预测到2012年前后,IP地址就会逐步耗尽.
IP地址耗尽后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毛伟认为,从运营商来看,如果没有地址,就不可能发展新的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可能会造成上网成本的增加.他说,地址耗尽将制约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对我们国家的影响会非常大.中国互联网还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不像有些国家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
毛伟还指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IP地址实际上可能会比预测的消耗得更快.他透露,他们之前预测中国去年的IP地址消耗量是1个亿,但实际消耗量是1.35个亿.他说:“越是到一个东西快分完的时候,抢得更厉害.”
这个情况国际上是怎么应对的呢?毛伟说,日本现在在采取一些技术手段延缓地址的耗尽,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透露,现在有一个基本结论,这个现象牵扯面很广,不仅仅是互联网技术层面的管理问题.“大家认为,采用IPV6(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地址是解决IPV4地址耗尽的一个方法.”
毛伟说,中国有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IPV4地址拥有量在全球居第二位,但IPV6在全球只居16位.“整个社会对IPV4地址耗尽的紧迫性理解不足.”
在这种状况下,毛伟建议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向下一代互联网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