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4:07:22
中国高性能计算缩小国际差距 加入千万亿次战团
发布日期:2008-11-04 13:50:01  稿源:
无论是从研发实力还是市场表现方面,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与国际高性能计算机巨头的差距都正在缩小,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整体实力仍然具有一定差距.
近日记者参加了在江苏省无锡召开的“2008年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参加完几天的年会后,对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中国高性能计算 产业与国际高性能计算的差距正在缩小,并且在某些关键领域有所突破,但是不容回避的是,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难题.
  中国HPC产业拉近与巨头距离

  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做了题为《高性能计算机的现状与发展》的主题演讲.

  金怡濂院士在演讲中指出,美国在全球HPC领域的综合发展水平依然是全球第一.从2008年6月TOP500排名中可以看出,安装在美国的 TOP500高性能计算机为257套,其霸主地位依然十分牢固.欧洲的系统拥有量也在快速增长,从一年前的127台增加到184台. 

  谈到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的现状,金怡濂院士指出,中国日渐崛起,在2001年6月的榜单中,还看不到安装在中国的机器,但到了2008年6月,已经有12套系统上榜.

  据金怡濂院士介绍,我国高性能计算起步于1978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要四个现代化,不能没有巨型机.”1983年,长沙工学院(现国防科技大学)研制完成银河-I向量巨型机,是我国第一台巨型机,速度为1亿次/秒;1986年完成我国第一台标量亿次巨型机;1991年完成第一台大规模并行计算机……

  目前,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可以制造和应用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性能计算机发展很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神威)、国防科技大学(银河)和中科院计算所(曙光)是国内主要研究力量,许多企业和学校也积极参与研制.”

  但是,金怡濂院士指出,国产机器主要是集群系统,其基础部件主要引进国外产品,国内只有少数单位能自主研制定制系统.我国高性能计算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全球各国正在大力推进千万亿次计算机计划.比如美国能源部、DARPA、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安全局、欧盟EU-FP7计划、日本、法国以及我国的十一五计划.

  中国已经积极加入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此前在天津召开的曙光5000A超级计算机下线仪式上,采访了曙光集团总裁历军.历军透露,“2010年,曙光将推出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6000.”

CNET消息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4:07:22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