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品牌论坛”网11月13日文章,原题:研究报告:互联网成为中国民族主义的关键载体 根据奥美中国趋势研究部门等联合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互联网在推动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民族主义情绪对在中国的外国品牌具有潜在的伤害性。对年龄在16岁到45岁之间的共900名中国公民进行调查后,发现互联网成了最近敌视外国公司最重要的信息传播来源地。研究显示,对一个事件的知晓度与参与度之间的差距在互联网上被缩小,被调查者中几乎有2/3的人说他们在最愤怒时通过MSN参与了“我爱中国”民族主义运动。
调查显示,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时,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购买量会上升。被问到在不久的将来最可能购买什么品牌时,中国一些护肤品牌的吸引力高出了七到八个百分点。
尽管中国消费者看起来明显倾向于购买国货,84%的人发誓要增加对本土品牌的消费量,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做购买决定时,质量和价格超过品牌原产地成为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价格较高的奢侈品来说,外国品牌仍受到人们青睐。对于某些品牌的原产地的了解也令人不安,比如26%的人认为玉兰油是中国品牌。
奥美有关负责人表示,调查报告强调了(外国)公司为应对(中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而做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作者大卫•布莱肯,陈康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