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工信部表示准备发“3G全国试验牌照”,现在三大电信商已完成基本重组,也该是发牌照的时候了。为了扶持TD发展,国家不惜大动干戈,对电信业进行了重组与整合,将原来的5个电信运营商合并、分拆成三家经营全业务的电信运营商。这牌照迟迟不发,也都是为了照顾TD的发展。不过不管政府怎么支持TD,TD的软肋还是不少。
软肋一:标准不成熟.TD的诞生是为了解决民族产业的问题、或是为了降低国内通信设备采购成本的问题而强拉上马的.开发时间短、研发经费少、测试时间短就草草上马,未来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都不可预知.相对于WCDMA和CDMA标准经过了相当长的试商用,TD的商用可以说是个早产儿,未来在和联通的WCDMA及电信CDMA竞争中,TD的稳定性、网络容量和速率、升级能力等将被市场严格考验.
软肋二:终端产业链问题.王建宙曾在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上表示,TD终端的不成熟目前已成为TD产业链发展的最大瓶颈.TD与CDMA、WCDMA等技术不同,其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内厂商手中,国外厂商生产需要从国内购买相关技术授权.这也导致了到目前为此,我们看到的TD手机全是国产货.不过有个好消息就是,诺基亚宣布将生产TD、GSM双模手机,希望这能为境外品牌进入TD起到带头最用,为TD的发展带来点曙光.
软肋三:换机成本.和中国联通当年做CDMA一样,换机成本成了制约TD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联通当年选择了高端路线,最后摔得个半身不遂.中国移动这次是吸取了联通的教训,走的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只换机的策略,用户只要买来一台TDSCDMA的手机,就能方便成为一个3G用户.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花几千块钱新买个网络情况不明朗的TD手机来替换现有的GSM手机的成本还是挺高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得看中国移动未来怎么改进TD推广策略.
软肋四:增值业务.TD的发展离不开增值服的推广,移动也公布了包含可视电话、视频会议、多媒体彩铃、手机电视等30多项增值业务.可惜的是,移动目前不太重视这块的整合,宣传中也仅单独强调可视电话,没有把增值业务厂商列入伙伴计划,也没有想清楚增值业务与终端厂商的合作.
软肋五:资费问题.中国移动在9月份大幅下调TD资费,直逼固话价格.表面看着对于广大用户是个利好消息,但中国移动没有保证在未来TD普及后是否会上调价格.毕竟手机通话费用直逼固话会使得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固话业务受损,移动将来极有可能被其他两家要求上调资费.如果TD手机没有让用户可以获得更低的通话资费,将得不到足够的用户群支持,TD的发展将更受阻力.
可喜的是,中国移动TD-SCDMA现在已经开始试商用,具有先发优势,期望中国移动能将TD上下游产业链将及国内外产业发布的两个层面上得以完善,也希望TD能尽快从少数人的愉悦体验演进为大众的3G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