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4:22:21
在数据黑箱和信赖危机面前 谁更应该战战兢兢?
发布日期:2018-04-14 13:24:54  稿源:威锋网

在扎克伯格前往美国参众两议院发表证言这两天,可能有很多大公司也过不踏实。4 月 11 日,Valve 宣布旗下著名的 PC 游戏发行平台 Steam 会推出新的用户数据隐私安全措施。今后玩家们可以选择隐藏你的游戏库内容,也可以隐藏你的活动细节,具体到最近收藏什么游戏,买了什么游戏,玩了什么游戏以及在某游戏上花了多少小时等等。

此前,这些信息全部是公开的,不仅你的好友可以看到,发表评论的时候社区用户可以看到,而且第三方可以采用 Steam API 轻而易举的获得,那些 PC 游戏数据提供商(Steam Spy 之类)就是依靠这些用户数据提供服务的。

新的隐私措施实行后,不管是其他用户还是第三方,将无法轻易获取这些数据。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隐藏,那就永远不会有第三者知道你在某成人视觉小说游戏上面花了多少时间。

这对 Steam 用户当然是个不错的消息,而受影响最大的是 Steam Spy 这种收集并分析数据的第三方。Steam Spy 说起来大家都不会太陌生,很多相关新闻也会引用 Steam Spy 的数据报告。他们根据过滤器筛选数据,然后将 Steam 上的游戏统计呈现给更多人浏览,但随着 Valve 关闭 Steam 可用库数据,包括 Steam Spy 在内的第三方可能都要面临倒闭。

目前还未清楚 Valve 有没有其他替代方案,用以让第三方继续提供数据服务,或者单独推出面向开发者的数据统计工具。

Steam Spy 的创始人 Sergey Galyonkin 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如果他们真的想遵守法律,应该隐藏所有的个人资料信息。目前他们有默认情况下暴露的敏感信息,只有游戏库被隐藏。这并不合理。”默认情况下,你的 Steam 个人资料仍会向所有人显示识别信息,例如你的社交媒体帐户。

Steam Spy 创始人提到的“法律”,其实是 5 月 25 日生效的欧盟“GPDR”,全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欧盟的新规定要求公司加密所有“非公开信息”。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 Valve 做出这一决定并不绝对与近期爆发的 Facebook 数据泄露事件有关,但是这一事件肯定推动了 G 胖尽快落实自己的隐私安全措施。在这个时期,恰到好处地透露给用户“我们是一家坚定保护用户信息安全的公司”这样的信息,就是一颗很好的定心丸了。

可以想见 Facebook 数据泄露以及后来的 Cambridge Analytica 丑闻给各大科技公司带来了怎样的压力。尽管 Steam 光是卖游戏就能保证自己足够赚钱,看起来完全没有出卖数据的必要,Steam Spy 上收集的游戏数据和用户游戏行为,于操弄政治的 Cambridge Analytica(剑桥分析公司)之流也产生不了什么价值,但谁敢说有朝一日不会因金钱诱惑发生与 Facebook 丑闻类似的事情呢?

Valve 宁愿让一家第三方数据服务商去死,也不会冒着 G 胖走进国会接受听证的风险,无数玩家还在苦苦等待《半条命3》呢。放整个业界来讲,不管是哪家公司,都不敢再承担一次这样的“风暴潮”。

Facebook的教训

Facebook 身处争议漩涡,人们的抗议达到了顶峰。有人怀疑它的用处,有人直接否认它的用处,在当前的信任危机下,一切情绪都持续放大,公司和公司的使命被极端质疑。Facebook的市值自从指控以来已经减少超过500亿美元,情况简直糟糕。

上个月,根据纽约时报、卫报曝光 Facebook 发生了严重的数据泄露,波及用户有 5000 万人之多,外泄信息被商业公司利用建立成性格模型,用来操纵了 2016 年的美国大选。

Facebook 日前承诺 ,对于受 Cambridge Analytica 数据丑闻影响的用户,该公司会专门进行通知。毫无疑问,自 Facebook 泄密丑闻曝光以来,许多人都在等待这样的消息。随着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作证,更多关于数据丑闻的细节浮出水面。

在过去一年的动荡中,Facebook 广告的基本理念,即基于用户隐藏性格特征来投放广告,已被证明是一种恶意利用用户信息,且容易遭到滥用的做法。Facebook 对此的回应与其他科技行业巨头的态度类似:感到震惊,向用户保证这绝对不是有意的行为,以及承诺采取行动。

扎克伯格面对数不清的镜头提出的观点也颇有意思,他说经过此事希望美国数据处理和隐私规则能发生演化,其中包括直接呼吁放松监管来避免美国公司落后于中国竞争对手——在西方人的脑子里,中国好像是毫无个人信息隐私而言的地方。

他谈到了“让人们完全控制”自己所分享内容的概念,声称这是“Facebook 最重要的原则”。

“你在 Facebook 上分享的所有内容都归你自己所有,而且你完全控制着谁能看到它以及如何进行分享。此外,你还可以随时删除它。”扎克伯格说道,并未提及该公司在其发展早期阶段距离这样的原则有多遥远。

国外媒体纷纷认为扎克伯格的辩解不太含蓄,因为其他平台泄漏数据的规模都比不上 Facebook,而用户是否会买扎克伯格这个账还有待观察。

怼怼苹果 更开心

一般大公司的 CEO 都充当了企业发言人的角色,经常在各种访谈、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言论,甚至是向竞争对手开炮。

Facebook 因为用户隐私泄露被网友围攻的时候,苹果 CEO 库克自然也被媒体围着追问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库克的回答十分尖锐:

“对我们来说用户隐私等同于用户的权利和公民自由,但是 Facebook 是一个免费服务,所以用户在这个服务中反而成了卖给广告商的商品,如果苹果这么做,我们将能赚到很多钱,但苹果最好不、也永远不会这么做。”

在隐私方面,苹果一直奉行着严格的标准,而且它自己也一直以这种严格为傲,苹果的隐私方案多次承诺“我们不会根据你的电子邮件内容或网页浏览习惯来建立档案,然后出售给广告商。我们不会用你存放在 iPhone 或 iCloud 上的信息来赚钱。”

他们有时甚至把美国政府搞得灰头土脸。在对发生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的大规模枪击案调查期间,苹果拒绝帮助美国联邦调查局解锁一名嫌犯的 iPhone,甚至不惜为此与政府对簿公堂。解锁嫌犯的 iPhone 要求开发专门软件,苹果认为影响所有用户手机的安全功能。美国司法部随后在没有苹果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找到解锁嫌犯手机的方法。

直到现在,FBI 还在想方设法的要破解 iPhone。库克的态度肯定是——抗争到底。

当然,苹果对用户隐私的严格保护也是经过惨痛教训的,2014 年好莱坞女星照片泄露事件波及众多大腕,在全球引起了极大的注意,让苹果和 iCloud 都摊上了大事。虽然那一次隐私泄露是由于黑客行为,和今天说的用户数据泄露、滥用态度有所区别,但那一次事件让所有人开始思考应该如何给个人信息添加更严实的门锁,更谨慎细致地保护云端安全。

所以,记住这些教训,可以让苹果和 Facebook 们以后不再那么惨痛。这次也一样。

如何警示国人

用户信息安全并不只是这一年或者这一个月的热点,实际上近年来一直都有人谈论,只不过随着 Facebook 信息泄露事件的爆发,它揭露的问题更加尖锐。

互联网+背景下,大公司和大平台手握着海量的用户数据,他们拥有,是否等于他们能够无偿地利用这些数据,是否等于他们能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到底谁来限制用户数据的利用行为。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经历过 Facebook 的信赖危机,必然会在不久催生出相关的法律。

而在国内呢?

从去年开始,媒体和社交网络开始曝出“大数据杀熟”的话题。当我们连上互联网的那一刻起,就注定隐私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每一次搜索内容,百度都悄摸摸地给你保留下来,你以为你只是一时兴起,但人就可以在你的画像添上一笔。每一次打开淘宝,每一条浏览记录,淘宝都会认真分析,也许你只是随便逛逛,但是你会发现其实淘宝比你还要懂你自己。所以,“互联网+”在席卷而来之时,我们总是对很多大肆收集我们数据,用数据侵犯我们隐私的事很少提出疑虑与质疑。

国内用户大部分不像西方用户那样对自己的个人隐私有天生的敏感也有较深的认识,“如果说他们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的话,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百度李彦宏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18 年会说过这一点。

说一件国内关于用户数据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件,国内网游《剑网3重置版》——就是得了 2017 年 TGA 中国玩家选择奖的那个,该游戏从 09 年公测经营到现在,积累的玩家总总量大概估计有 3000 万左右,根据官方自己的宣传推测 PCU(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约为 80-120 万左右。

就在前几日,贴吧上有网友通过解包和收集资料发现了一个第三方插件大肆收集玩家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分析并测出的规律,与游戏工作室(或称游戏代练)进行商业合作,游戏代练再以每单几百元——几千元不等的价格向玩家出售服务,包括承诺某项随机隐藏成就必定 100% 获得之类。

好在西山居的动作也比较快,在贴吧帖子曝光这件事之后,立刻封禁了第三方的数据上传接口。

此举的过程已经侵犯了用户隐私,结果也严重破坏了游戏平衡。但在“牟取商业暴利”这个后果被曝光出来之前,很多玩家对于自己的数据未经被收集上传的态度都很无所谓。只有当涉及了商业,听到了“钱”这个敏感字眼时,才会引起反应。

在去年,马云爸爸曾经放过这样的厥词——

当时很多网友(包括媒体)发出的评论都是“惊”大于“惧”,如果这话是放在今天说,各位觉得是马云爸爸所说的事实比较可怕,还是他说这话的态度比较可怕?

用户数据的采集、独占、利用,是互联网时代科技公司生存的根本,所以谁更应该对此战战兢兢,答案不言自明。诚然有关互联网用户数据和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会越来越健全,越来越严格,但面对数据黑箱,最好的监管依然是自律。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4:22:2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