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45:49
《电脑报》:孟买“911”的高科技大较量
发布日期:2008-12-08 13:06:13  稿源:
在11月26日发生的孟买恐怖袭击,被称为孟买911.在这场正邪大较量中,高科技成为最为引人注目的对象.无论是恐怖分子,还是安全部门,都通过高科技展开了生死较量.
2008年11月26日中午,穆罕默德•卡萨姆等10名恐怖分子乘坐橡皮筏在印度最大城市孟买海滩登陆.这些恐怖分子不仅携带手榴弹和自动武器,还带上了GPS、黑莓手机、卫星电话等高科技设备.
其实,恐怖分子在策划孟买恐怖袭击事件之前,已经充分利用高科技进行了精心准备.在11月26日正式行动之前,恐怖分子专门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上了解整个孟买城市布局,各条道路情况,以及选择最佳的潜入路线.他们甚至尝试通过这个卫星地图产品来打造一个沙盘模型进行演练.

Google Earth

Google公司推出在线电子地图搜索服务Google Earth,Google Earth提供非常详细的卫星图片与3D画面,且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甚至连某些国家的重要军事基地或国家元首办公地点在照片都清晰可见.

 恐怖分子在秘密潜入孟买市区的过程中,不断跟来自国外的恐怖分子据点通过卫星电话进行联系,由于卫星电话保密性高,可以避开传统的反恐怖通信监控,从而保证恐怖行动不被发现.后来印度反恐怖部门承认,恐怖分子这种对高科技通信设备的掌握,给安全部队平息恐怖袭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甚至在袭击期间,恐怖分子也不停地通过卫星电话与国外据点联络,在国外的策划人通过这种高科技手段实时指挥这批恐怖分子进行袭击.

当天下午,恐怖分子在孟买的繁华地带全面展开恐怖袭击,给平民带来了巨大的伤亡.由于各大媒体纷纷涌往孟买进行现场报道,电视画面上充斥着安全部队在各个地点进行紧急部署的镜头,为了避免被恐怖分子利用,印度反恐怖部门果断切断了出事地点的电视信号,并严格控制媒体对安全部队行动的报道.

但后来的调查发现,恐怖分子竟然利用黑莓手机上网,实时了解整个孟买反恐怖行动的情况.原来,恐怖事件发生之后,印度当地网络媒体和 Twitter等新一代网络媒体对整个事件进行了颇为详细的报道,从安全部队的人数到装备,再到部署过程,几乎是成为了恐怖分子的“情报局”.平日为广大网民所喜爱的移动互联网竟然成为恐怖分子了解各种信息的唯一可靠渠道.更为让人发指的是,11月27日,恐怖分子竟然在奥贝罗伊酒店用手机拍摄袭击现场惨状,然后发送出去.

黑莓手机

“黑莓”(BlackBerry)是指一种移动电子邮件系统终端,可以配合手机使用.它的终端包含一个非常小的标准电脑键盘,黑色的按键看上去如同草莓表面的黑籽儿,因此才得到这个昵称.

Twitter

Twitte号称新一代网络媒体,形式上是即时信息的一个变种.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给手机和个性化网站群,而不仅仅是发送给个人.

11月27日,部分恐怖分子准备从孟买撤退,竟然使用GPS查看最佳逃跑路线.恐怖分子的想法非常简单,通过抢夺来的车辆,在GPS的指引下,穿过孟买市区大大小小的街道,在最快时间返回当初登陆的沙滩.后来印度警方证实,在这些恐怖分子的GPS中,存储着许多条比较合适逃跑的路线.

GPS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这是一个由覆盖全球的24颗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

在孟买恐怖袭击发生之后,无论是安全部门,还是普通市民,都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进行反恐怖行动.

11月26日,当整个孟买市区陷入一片混乱之际,市民们都四处寻找自己的亲人朋友,希望他们平安无事.在这样的背景下,博客网站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各地印度市民寻找亲人提供了相当的帮助.甚至是让全世界的网民及时了解到孟买发生的最新动态.

11月27日,蒂娜•墨哈塔专门开设了一家名为“孟买求助”博客网站,帮助网民与在孟买的亲朋好友取得联系.一旦网上出现寻找对象的手机号码或者电话号码,志愿者就会立即不停拨打这个号码,直到和对方取得联系.Twitter也在充当着信息传递兵的角色,博客在上面纷纷发表对恐怖袭击的感受,并且有博客认为一些印度电视台对这场恐怖袭击报道不够.

印度安全部门在反恐怖行动中,为了阻止恐怖分子传播谣言或者利用手机获得信息,专门在孟买动用了手机干扰器.反恐特种部队负责人杜特将军证实,在26日~29日的行动过程中,技术部门专门在几个重点区域开启手机干扰设备,防止恐怖分子得到帮助.

在恐怖袭击被平息后,安全部门同样利用大量的高科技手段调查恐怖分子的幕后黑手.

为了协助印度追查整个恐怖事件的来龙去脉.美国安全部门动用了庞大的电子侦讯系统和全球数据库,在这个系统背后,是能够迅速运算的的超级电脑.

印度安全部门也对孟买恐怖袭击发生前后的所有卫星电话信号进行分析,利用仪器找出每一条可疑的卫星通话信号.正是在这样的高科技追查下,安全部门迅速发现,许多可疑电话信号都来自邻国巴基斯坦,尤其是一些部落地区.

恐怖袭击发生之后,一个名为“德干圣战者”的组织曾经电子邮件形式声称对此次事件负责.安全部门通过追查IP地址发现,发送这封邮件的电脑服务器远在莫斯科.但这封邮件由巴基斯坦拉合尔发出.安全部门通过技术仪器甚至分析出邮件使用了乌尔都语的声音识别软件来“匿名”了一些当地的拼写方法和语音.

可以预见,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反恐怖行动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技术手段,当然,也应该去思考,如何利用这种手段发挥更大的反恐作用.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45:49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