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31:30
纠正谬传 - 工信部IMEI新政并非针对山寨机
发布日期:2008-12-22 16:52:40  稿源:
感谢《家用电脑》的供稿
近期众多媒体纷纷转载了一篇报道,标题是《工信部向200多款手机发标志号围剿山寨手机》,一看就知道这明显就是篇软文或类似网络推手/打手的所作所为。IMEI,英文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的缩写,意即国际移动身份识别。IMEI码也就是通常人们所称的手机串号(所含的意义具体还是大家百度一下),是由欧洲型号认证中心分配。
这次工信部争取IMEI由原先的欧洲型号认证中心改为国内终端技术协会自己发放,本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由于近几年中国手机业的兴起,众多手机厂家呼吁,有关部门与国际认证中心多次谈判努力得来。此事来之不易,偏偏好事者拿IMEI与山寨手机联系上了。

IMEI不可能剿灭山寨机。即便真的IMEI数据库建立了,由运营商采取锁网之类的强制方法,难不成现在流落民间的数亿部山寨机政府来买单?

手机业内人士都知道,IMEI并不能作为识别手机的真伪的手段,克隆IMEI是很简单不过的事,改写手机串号也难不到作假的人。即便泰尔实验室的进网许可证也都能复制。从黑手机到山寨手机,国家有关部门曾联合六部委严打了N次,不仅没有剿灭,反而山寨之风越烧越旺。这是为何,难道政府和有关专家学者没有深思?

IMEI也好,进网认可证也罢,其实说通了就是利益的问题。近两年,由于手机企业越来越多,新款手机频频上市,泰尔实验室都根本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深圳电信南院也应运而生。一款手机检测费30万以上,在深圳华强北随便看一看就有成千上万款,如果这些手机全部都进网检测,恐怕再设几个南院也解决不了问题。然实质上泰尔实验室也不会将检测收费这件事让给别人来做,一年有多少的收入大家自己去算算。

去年政府顺应形势,降低了手机生产的门槛。但手机检测程序却依然没能放开,古语说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手机企业要生存,就得在最短的时间拿出消费者喜欢的新款,检测周期长且收费相当不合理,严重影响了手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山寨机的出现,一些观察家戏称幕后真正推手就是泰尔实验室也就不难理解。

这次IMEI改由国内发放,更深的解读应该是工信部等深刻了解了中国手机企业(含洋品牌)的生存状况,给手机企业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解决手机没有户口或户口难的问题,也可能是逐步取消或降低检测费、开放手机检测机构的一个积极信号。

原文链接:http://www.cbifamily.com/news/newssend/2008-12-22/1229935404d69816.html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9:31:30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