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5:11:42
争论:山寨手机该不该“斩草除根”?
发布日期:2008-12-26 11:10:22  稿源:
面对山寨手机泛滥,工信部正通过加强IMEI(手机标识号)管理来加以整顿。近日,工信部宣布,下属的电信终端测试技术协会(简称“TAF”)已在国内向200多款手机核发了标识号。
据介绍,IMEI是手机身份唯一标识号,每个手机对应一个IMEI。工信部表示,为加强手机IMEI管理,将进一步开发“移动电话机IMEI号码登记核查 管理系统”。系统建成后,既能满足国内核发手机IMEI的需求,又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IMEI管理体系,到时候,没有IMEI的手机将不能入网,从而起到 打击山寨机的目的。
然而,山寨手机在国内已经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生命力可谓顽强,但是有关它的身份问题一直是各方争论焦点,以及是该禁绝还是该引导?是顺从市场需要还是按照法令执行?在社会各界一直存在着红白脸对唱,双方争论不下。

本期交锋出场人物


冷光强:天坛律师事务所律师
黄静: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处中国投资环境专家组组长
阚凯力: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著名电信专家
徐进:某手机连锁销售公司门店值班经理
李悦:公司白领
朱玉:企业法务人员

■争论1:山寨手机是不是假冒伪劣?
“不能算是假冒伪劣”

李悦:山寨手机用的是自己的牌子,并没有用别人的牌子来充斥市场,只是借用了正品的外观或者一些其他消费者追捧的元素,而且大多数购买者在购买山寨手机的时候,就应该是知道该手机是山寨手机,但是还是会买。

此外,假冒伪劣产品应该是用人家的牌子,来达到欺骗消费者的目的,而山寨手机并非如此。

“肯定是假冒伪劣产品”


徐进:现在出的很多山寨手机外形几乎和大品牌的手机一样,我见过有一款三星的山寨手机,几乎和三星的外形一模一样,连英文名都类似,完全可以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这肯定就是假冒伪劣产品了。

“需要分情况来界定”

冷光强:山寨手机算不算假冒伪劣,要分情况界定,如果是仿别人牌子,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如果没牌子,只是自己生产,就不能算是假冒产品。

但是,山寨手机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有没有支付专利费,如果没有而又使用别人的技术,则就存在侵权的问题。

“‘山寨机’现在定位不清楚”


阚凯力:什么是山寨机?这本身就说不清楚。

从去年开始,国家就已经放开手机生产的牌照,也就是说谁都可以生产手机,而且自从手机芯片出来以后,手机生产已经没有技术壁垒,谁都会生产手机了。

而我们国家在10多年的时间里手机一直没有IMEI码,为何现在要搞这个码,开始清理小厂子的山寨手机,电脑攒机能用,手机攒机为何就不行呢?

■争论2:山寨手机为何能生存?

“价格便宜就有生存空间”


徐进:我们现在销售的一款诺基亚的手机,销售价格是3000多元,进货价是2000元多一点。但和这款手机差不多的山寨手机,拿货价只需要200多元,销售价格可以到800到900元,侃价还可以更便宜。

同时这款山寨机该有的功能都有了,甚至市场上刚出的一些新技术,正规厂家的手机上还没有,山寨手机上就已经有了。而且和别的正规品牌手机一样使用,这样比起来,山寨手机就太便宜了。

“山寨手机帮穷人圆梦”


李悦:山寨手机存在的理由主要是符合穷人的理想,他们看到自己喜欢的大品牌手机买不起,但是又喜欢那个样子、那些功能怎么办,现在有了山寨手机,他们就可以去买山寨机。这样,山寨机就帮他们圆了梦,我身边就有一个同事,买了这样的手机,而她就是根据大品牌手机的样式购买的。

“版权保护意识差让山寨机生存”

朱玉:其实,山寨手机虽然在技术上并没有多少侵权的地方,都是组装的手机。

但山寨手机在外形上和品牌名称上,却在不断的模仿,但外观设计也是知识产权,也需要保护。以至于现在很多手机的外形和名称已经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了,但是我们并没有见到多少查处的案例。

大环境使山寨产品满天飞,消费者也乐意享受这种侵权的产品,所以,山寨产品的存在不仅仅是价格低,国内版权保护意识薄弱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争论3:保护山寨机能让品牌机降价?

“只能替代低端市场”


徐进:买山寨手机的人,基本都是消费能力比较低的人,即使偶尔有消费能力高的人买了山寨手机,他们也只是买一个玩玩,觉得新鲜,过一段时间就会换回来。

因此,山寨手机最多也只是冲击了品牌机低端产品这块,并不会引起品牌机的降价。

“冲击不到品牌机”

李悦:我认为不会引起品牌机的降价,因为针对的人群不一样,品牌机有特有的消费群,我喜欢诺基亚的手机,就只认诺基亚手机,即使山寨手机再便宜,我也不会去买山寨手机。

山寨机一般还是针对消费能力低、不认牌子的人,品牌手机和山寨手机比,从机子本身的质量上就不会一样,人家是靠品质说话,所以我觉得山寨机根本冲击不到品牌机。

“这种方式不可取”

冷光强:虽然保护山寨机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会让品牌机降价,但是这种方式不可取。如果长期下去,对知识产权不保护,技术就很难进步,我们只有通过技术的进步,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淘汰原来的产品和技术,让价格自然下降。

如果通过模仿而实现降价,这是恶性循环,对技术的进步会产生很大的伤害。

“涉及到垄断问题”

黄静:山寨手机满足了部分人的需要,而且普通的山寨机生产厂家的技术条件已经达到了一定条件,但是它没有生产手机的牌照,这就涉及到手机行业垄断问题,看似合法,未必合理。如果放开生产,那么整个市场上的价格肯定能下来。

■争论4:该打压还是引导让市场调控?

“山寨手机就不应该存在”

冷光强:如果山寨手机的技术水平比较成熟,也可以正常使用,没有安全隐患,也可以在市场上存在。

但山寨手机存在的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而且山寨这种文化就不可取,这种形式的存在就是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不搞研发,把别人投入巨大科研资金的技术拿来就用。

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技术就不会有进步,因此它的存在就不合理。

“是个双方博弈问题”

黄静:这其实就是垄断部门是否让山寨产品在市场上存在的问题,如果将山寨手机纳入管理范畴,那就是允许部分存在。但是山寨和非山寨双方就会博弈,存在侵权非侵权问题,是否合法,是否合理的问题。

但我们的情况是,很多盗版的东西都在用,比如盗版的软件,而且也用得很好。是打压还是引导,本质上就是管理问题,是采用哪种方式进行管理。

“应该让市场自行调控”


李悦:山寨手机既然已经这么火了,肯定不是主管部门没有管,而是没管住,说明还是有庞大的市场需求,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即使现在要管,也不一定能管得住,那还不如就踏踏实实地让市场去说话,政府只是对它进行规范,由市场自行去调节。

“让消费者自己选择”


阚凯力:山寨手机生产本身不违法,为何要限制他们使用,这些小厂子的手机存在并不影响市场竞争,让他们共同存在,由消费者自己来选择才是对的。

现在工信部的这个做法完全缺乏市场经济的概念,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甭管是不是品牌,只要消费者喜欢,买它就可以了,政府只需要管它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违法就可以了。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5:11:42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