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以来,苹果公司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而且由于其产品的售价较高,因此也会受到消费支出减少的影响,但是《华尔街日报》专栏作家布莱特-埃伦斯(Brett Arends)却认为,买入苹果股票的时机已经到来,并且给出了自己的分析。经济下滑伤及苹果
差不多整整一年以前,苹果的股价涨到了203美元的历史最高点,但自那以后就开始一路下跌,目前的股价甚至不足当时的一半。苹果这个当年科技领域的宠儿今年下跌的速度和幅度都超过了微软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也无怪乎曾经对苹果忠心耿耿的散户们也开始感到紧张。
众多分析师和基金经理都认为,苹果公司目前正在遭受着金融危机的冲击。在经济繁荣时期,苹果的产品非常热销。但是当经济出现下滑时,又有多少人会去购买价格昂贵的iPhone,甚至花2300美元去买一部MacBook呢?苹果对于业绩的增长预期又将如何?由于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将首次缺席MacWorld大会,因此很多人都担心他将在适当的时候让出苹果CEO的位置。
应三思而后行
但是,在投资者痛苦不堪并开始抛售苹果股票之前,我认为,他们应当三思而后行。
苹果公司目前的股价约为86美元,以当前的每股收益预期来计算,其市盈率仅为16倍,为全年最低值。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状况,他们已经不再需要增发股票来证明自己的股票价值了。而且在这86美元中,而苹果的每股净现金(及其等价物)就达到了18美元。尽管处于经济下滑之中,但是苹果的资产负债状况却非常好,而且其全球基础设施也无人能及。更重要的是,苹果才刚刚开始在亚洲的几个发展中国家销售iPhone,但是这一市场的潜在客户总量达到几十亿。不仅如此,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也会对苹果的利润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从一定程度上抵消销量放缓带来的损失。
除此之外,苹果在西方市场的表现也相当不俗,而且还将继续受到消费者的热捧。当然,苹果的粉丝们将会更加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为低廉苹果产品,但是他们却不太可能转投PC领域。考虑到产品的品质和客户服务的质量,这部分消费者还是会选择苹果。尽管苹果电脑的初期花费要高于PC,但是由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更少,因此其实际花费或许会低于PC。
Mac比PC便宜
对此,我深有感触。我最近想要购买一部笔记本电脑,但是在没有多加考虑的情况下我就直奔百思买(Best Buy)并购买了一台由著名厂商出品的笔记本电脑。于是,问题就此而来。首先,百思买警告说,我的笔记本电脑内有太多的占用资源的程序,因此会降低机器的运行速度,他们可以帮助我进行清理,但是却需要额外花费40美元。这就好比我新买的本田汽车的引擎堵塞,而厂商却要向我征收额外的清理费一样。这种问题不会出现在Mac电脑上,但是广大的PC厂商却将其作为一种盈利手段。
当我拿着电脑回家以后,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硬盘发出怪响。较之Windows XP而言,Windows Vista也相当难用。之后,电脑就开始出现死机,应用程序无法加载等情况。而且无法重启,日志中甚至充满了数以千计的错误信息,大部分都与硬盘有关。更要命的是,没有哪家公司愿意为此负责。百思买埋怨微软的Vista和其他厂商的软件。而如果要享受到厂家的保修服务,我就要将笔记本寄回到厂家,而这需要浪费好几个星期的时间。所以,我干脆去买了一部我从一开始就应该选择的苹果Mac电脑。终于,没有再发生任何问题。
当然,PC或许不至于这么糟糕,但是这些问题却并不少见。而且,PC的性能也的确不怎么样。我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是出于对Windows PC的喜爱才选择这些产品的,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PC完全是因为这类产品的售价较低。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未必!当你购买了一部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PC之后就不得不反复下载补丁,并购买、安装和升级杀毒软件。PC的可靠性也比较差,而且客服也不怎么样。要知道,“微软客户支持”(Microsoft Customer Support)仅仅是对电子邮件做出回复就会向你收取59美元。
尽管一部PC的售价比Mac便宜400美元,但是PC每周却都会浪费你半小时的时间,那么三年以后,你就会浪费整整78小时。算一下,每小时的价值就是5美元!这甚至低于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既然如此,我宁肯到星巴克去兼职,用赚来的钱把PC升级到Mac。
这足以说明,Mac的实际花费要低于PC。
苹果股价在周五纳斯达克市场常规交易中报收于85.8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0.77美元,涨幅为0.91%。在随后的盘后交易中,苹果股价上涨0.19美元至86美元,涨幅为0.22%。过去52周中,苹果股价最高201.56美元,最低为79.14美元。(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