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先在Vista刚发布的时候写了篇拥抱变化,规避风险,现在Windows 7 beta出来了。在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 2009(CES)上,微软CEO Steve Ballmer发布了Windows 7 Beta的新版本。从1月9日起,前250万位普通互联网用户也可以下载了。
Vista 花了那么大代价却是个有争议的产品,再亮眼,用户权限控制(UAC)功能和较高的硬件配置要求这两个硬伤就把Vista压得无法翻身,市场宁愿选择已经够 好的Windows XP。这次大家对Windows 7的评价却宽容许多,Windows 7公开下载地址不久就因流量巨大导致下载服务器瘫痪。这一切是大家的期望值变了?还是Windows 7比Vista就真的好那么多?
微软发布Vista时恰逢苹果发布Leopard,今年如期发布Windows7时很可能又会赶上苹果发布Snow Leopard,这个有意思的巧合,恰可以用来做营销对比,假如微软当初像苹果一样开发和发布Vista,引起的市场反应又会如何呢?
如果微软是苹果,考虑到越来越猖獗的恶意软件,用户权限控制照样要做,但易用性上肯定会好很多,不至于那么突兀,落下恶名后在Windows 7时才来补救。
如果微软是苹果,考虑到承担推动计算机产业前进或者通俗点说换机潮的使命,对硬件提高配置要求照样要做,然而会考虑到一个针对硬件厂商有话语权的前提,至少不会卷入“Vista Capable”的丑闻,从公布到发布有五年的硬件升级缓冲时间,可最后微软却还是受到了硬件厂商的压力而陷入被动,这个被动最终导致了品牌损害,可谓惨痛的教训。
如 果微软是苹果,在考虑到企业应用的同时,会学会进一步的取悦最终用户。苹果发布Leopard时号称超过300项新功能,其实绝大部分是用户易用性方面的 小改进,可这种蜜糖却很有效。举个例子,Vista从冷启动到准备就绪,需要将近两分钟时间,而运行Leopard的笔记本则仅仅需要38秒就做到准备就 绪并连接到网络上。单从这个例子就可发现Vista讨好用户没到点子上或者说Vista没有真正考虑过用户的需求。
如果微软是苹果,那一 定会对十年前公司走投无路差点破产心有余悸,而不是Gates口头上说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便算。如果微软离破产只有一年半,就不会有太大的 野心,有太多的功能想要一步到位,也就不会结果左支右绌,不光最后功能大幅削减,最重要的Win FS没了,连发布也不断跳票。
如果微软 是苹果,一定会懂得月盈则亏的道理,早做转身之计。操作系统同样是苹果的立身之本,但苹果改从音乐市场出发,以iPod垄断市场,发现iPod达到巅峰 后,又以iPhone后起发力,一年就超越了Windows Mobile,现在可好,人家转型成功了不叫苹果计算机公司,直接叫苹果公司,操作系统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微软明明知道移动市场是计算机业发展的未来, 却搞了这么些年没啥起色,一直搞不过Symbian不算,还被苹果一年就轻松超越,不得不说微软的自我陶醉有点过了。
如果微软是苹果,基 于市场份额的考虑,可能只能走大众路线不能走时尚路线创造文化现象了,但品牌宣传的质量一定会提升很多,做到美轮美奂,诱惑消费者的购买欲。要知道08财 年苹果的广告预算是4.86亿美元,而08财年微软的广告预算是9.595亿美元,与苹果相比,付出与受益完全是反比。
如果微软是苹果, 就不会采取先扬后抑这种蹩脚的宣传策略。Vista公布的前两年把好消息全说光了,后三年全是坏消息,这也削减,那也跳票,怎能不让市场有坏印象。如果一 开始不是那么自我膨胀没有向市场许下那么多期望该多好,有那么多重大更新,完全可以一步步揭露出来啊,微软太一帆风顺在Vista上就有点忘乎所以了。
如果微软是苹果,就一定懂得王婆卖瓜的宣传学。如今大家公认Vista才是Windows 7的beta1,现在的Windows 7 beta是beta2。可Leopard发布后bug多多,还出现了一些安全漏洞,市场上却全是惊艳声一片,对缺陷心知肚明却甘愿忍受,微软如果能懂得像 苹果一样琢磨透消费者的心理善于引导用户的情绪,让用户对新功能的欣喜心情总能压制过对缺陷的厌烦该多好。
如果微软是苹果,市场嗅觉就一定会敏锐些。明明看到计算机在向智能终端方向发展,再者低配置的上网本也在抢占笔记本电脑的风头,微软就一定不会死抱着桌面操作系统不放,却放着自己的嵌入式系统数年如一日的不死不活耗着的。
所幸Vista终于让微软清醒了点,从Windows 7和Windows Mobile 7开始又重新找回了正确的方向。我很高兴看到这次Windows 7从产品到市场都有了良性反响,我希望微软在Windows Mobile上也振作起来,再来个更漂亮的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