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等日前发布《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技术报告》。报告显示,对于防沉迷系统是否能够有效防止未成年人过度沉迷游戏,多数未成年人肯定其有效果(36.60%认为有一点效果,22.60%认为有好的效果)。调查显示,有59.80%的未成年人表示听说过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其中明确表示支持的有57.80%,表示反对的只有16.40%,表示无所谓的有 25.80%,玩网游的未成年人与不玩的此态度稍有差异,不玩网游的表示“支持”的占62.00%,玩网游的“支持”率达56.70%。关于采取哪种办法可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网络成瘾”问题,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选择了通过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式消除“网络成瘾”的消极影响,认为首先应该提高自身思想文化素质的比例为46.70%,远高出2006年的调查结果34.85%。其次,有22.00%的人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和监督,有13.30%的人认为推广普及戒除“网瘾”的知识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还有10.70%的人表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将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网络分区,有6.40%的人认为应该进一步限制未成年人接触网络。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未成年人网络运用的基本情况,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于2007年8月至11月,在全国10个省份开展调查。调查对象为全国9岁―16岁未成年人及其家长、教师,共发放问卷7700份。
中国青少年社会服务中心等日前发布《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技术报告》.报告显示,父母、教师对未成年人上网的态度存在差异.
调查显示,成年人在未成年人上网问题上发生分化.表示支持和表示反对的比例相差不大,均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调查认为,尽管对于未成年人是否应该上网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未成年人还是父母、教师,都认为对于上网的未成年人应采取最合理的态度和措施是“给予必要指导”,三类群体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都超过80%,“不加任何限制”和“随时严密监控”的方式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同.
调查显示,对于较为合理的触网年龄,父母和教师认为最合适的是高中时候,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分别有28.2%和31.4%,当然也有24.5%的父母表示高中毕业前上网都不合适,而教师中的这一比例也有21%.与此同时,未成年人则希望能够早些接触网络,他们认为最合适的开始时间是在初中,选择比例达到 30.5%.
对于在网吧上网,无论父母和教师,还是未成年人自身,都持否定态度,只有不到10%的未成年人认为网吧的环境适合于未成年人,而认为不合适的比例高达72.2%.教师和父母认为不适合的比例更高,分别达到89.4%和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