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庆幸自己有华人背景”
李开复说,很庆幸自己有华人背景,可以当横贯东西文化的桥梁;但小的时候,他未曾想过美中建交会对自己产生多大影响,只觉得中国大陆是遥远的老家,对老家的人却并不熟悉.
1979年,美中正式建交;也是这一年,18岁的李开复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他说,想都没敢想这两个大国的交往会对自己产生多大影响,更没想到自己日后会回到中国工作和生活.
李开复说,他原以为法律和数学可以助他实现人生理想,但在哥大一个学期后发现,自己根本对法律课程毫无兴趣,一学期的课程在睡梦中度过,而在数学天才云集的学校,他的数学超能力在7人数学天才班突然变得“轻于鸿毛”.
幸运的是,李开复通过触摸计算机的键盘,找到了他通往今后人生辉煌的沸点.他说,那时对计算机一见钟情,对未来的道路并不明朗,但他能确信,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李开复说,庆幸自己在了解美国社会、文化的同时,没有把老祖宗的东西忘了,“当时对于中国大陆的理解并不完整,但对中国文化、哲学思想却没有落下,在台湾读小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课程就是中文,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中华文化从未放弃.”
“那时在美国的社会层面,存在着对中国的很多不理解,尤其基于政治方面的讨论,看中国也常是些负面的符号”,李开复说,“想都不会想到,中国可以进步这么快,我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自己的根还在中国.”
“对中国年轻人的深情”
美中建交30年来两国关系的改善,印刻于李开复心中,有很多深刻的感受.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也随着这30年的变迁,掀起时代的脉动.在此期间,他与中国大学生有过互动接触,中国年轻人评价说,“李开复是没有金钱头脑的商人,却是让人信任的老板.”
1990年,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任助理教授后,加盟苹果电脑公司.此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越发凸显:从苹果电脑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到SGI电脑公司COSMO子公司总裁、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再到现在的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与此同时,对于社会的回馈也伴随于他的职场生涯.
也就是在进入苹果公司之前受邀联合国来华的一次演讲,李开复与中国学生有了第一次面对面的接触.看到了学生们的热烈反响后,李开复意识到自己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责任,“我只是他们的学长,比他们有更多的经验,而不是其他身份.”
时任中国国务委员宋健这样评价李开复,“他对中国学生的感情是来自于他从旅美30多年的切身经历和中外历史的对比中,看到了'一个理智、自信、充满活力的亚洲大国的和平崛起、和开朗的治国方针、以及勤奋、向上、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对故土炊烟的眷恋和悌善爱心引发了他向青年学子传授知识、经验和指点津梁的激情.”
此后近20年里,李开复对中国学生的感情越发不可收拾.
“美国人后悔不早来中国”
中美关系三十而立,李开复从来没像今天这般骄傲.他说,“每天生活在北京,没有感受到中国变化有多快,但看看那些来华外国人的惊讶眼神,你就会感到,他们不敢想象中国可以发展成这样!”
李开复说,最让他自豪的一件事,就是在他工作过的每一个跨国公司,想要说服高层对中国产生好感,“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那些老外CEO带到中国走一趟,让他们看一眼中国的变化,再与几个地方的政府官员见见面,和中国的企业家有一个交流,这一圈下来,没有几个能对中国不动心.”
李开复说,在美国,光靠辩论、数据、照片、或文章不容易改变一个人的思维,中国的GDP有多高,这些年的发展有多辉煌,难以改变美国人的刻板印象,“因为在美国,30年前来拍一些街景的照片和现在没有什么变化,而他们也常以为中国和美国一样不会有太多的变化”.
有些美国老总在看到中国真面目时,在人多的时候还刻意保持矜持,但私底下就对李开复开始抱怨,“你为什么不早点带我来到中国?”
1998年,李开复受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委派来到中国工作,组建微软中国研究院并出任院长.有人担心微软在中国创办世界一流的研究院是否能成功时,怀疑的对象也直接放在了李开复身上,担心这个华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但在李开复一手创办下,不到两年,微软亚洲研究院被美国MIT《科技评论》评为“世界上最'火'的计算机研究机构”.
李开复2005年离开微软,加盟谷歌.他自己的理解是,到谷歌来,可以追寻人生价值、公司价值和民族价值的三者统一,“舍得比获取来得更幸福,在为公司获取利益的同时,还能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奉献一份力量,这就是我眼中的完美.”
李开复说,谷歌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便捷的搜索服务和一个企业文化,更会把用户的利益和社会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我有这样的内心,也会把这个企业带至这个航道.”
“我会向奥巴马建言献策”
李开复说,一些媒体爱炒作,常将美中两国间一个小小的争议、思维、意识形态问题放大,以抓人眼球,不愿多写美中两国多么关系密切,而是更注重两国发生了什么摩擦,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相比之下,中国人对美国人更理解,而美国人看中国现在还是负面得多,尤其是一些国会议员”,李开复说.
李开复认为,一般美国民众对中国是正面的,但少数美国国会议员却对中国常提出质疑与批评, “在一个民主国家好像不应该发生,但又没有办法改变他们,只能用自己的努力去和他们说,中国不是你们想象中的那样.”
作为美国百人会副会长,李开复说,“我这个身份比较特殊,可以与全美的高层人士接触,更会将在美华人的想法带给美国官员,传递给他们一个真实的中国.”
“奥巴马新上台之后,他的内阁里肯定会有不少百人会的好朋友,我会通过百人会这个平台,让内阁官员正确看待中国,正确理解中美关系,渐渐地影响奥巴马对华政策,当然,如果能与奥巴马面谈,更会告诉他对中国不熟悉的层面,直至完全认识中国”,李开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