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2:30:45
中关村病危!急需医治道德危机之良药
发布日期:2009-03-06 16:03:46  稿源:

新闻来源:BEAREYES.COM
2008年底国内多家媒体不约而同的将报道焦点放在了中关村商家销售劣质产品牟取暴利的事件上,被曝光的商家多为规模不大的企业。这样一种小、散、乱而且竞争激烈的行业格局,注定了利润率不可能高。由于过低的利润率,导致商家竞争的手段就剩下了价格方面。即使是员工超过百人的大型品牌经销商,也被卷进了恶性竞争的泥潭。
恶性竞争的结果就是突破规则、突破底线,没有道德心的约束。

人们常说是市场经济让人心变坏了,更加唯利是图。但是在经济学的概念里,唯利是图本无过错,市场经济本来就是让每一个参与者追求个人利益的过程。但这个过 程当中会有一只“无形的手”,它就是市场机制。它可以刺激竞争、优胜劣汰,让假冒伪劣的人出局,它可以让有信誉的企业得到利润。那么为什么在中关村市场感 觉不到这只“无形的手”发挥作用呢?究其原因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太严重造成的。

中关村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举例来说:消费者来中关村购买笔记本电脑,消费者并不知道哪款产品适合他,经销商往往会推荐高利润的产品。 而那些确定购买型号的消费者也往往被经销商以高于市场价格甚至远高于厂商指导的价格赚取暴利。产品的质量如何、产品的价格是多少,能真正掌握这个信息的 人,只有卖家自己。买卖双方掌握的信息不对称,就像跷跷板。很多东西我们都不知道它的质量如何,但我们依然很放心,难道IT产品与其它产品不一样么?

IT产品相对生活日用品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另外IT产品的款式型号非常丰富,消费者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跳进商家设下的陷阱。其原因是IT产品需要消费者在购 买前确定购买型号以及型号的相关资料,比如配置、价格以及授权经销商等。虽然这种购买前的“作业”看起来并不是那么难,但快节奏的社会,为了买个IT产 品,又会有多少消费者真正仔细的去“学习”呢?

中关村的道德观念还不及封建社会
 
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开创者是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他因此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开创性论文《“柠檬”市场》(在英文中, 次品俗称“柠檬”)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立刻引起巨大反响。柠檬市场就是次品市场。这个理论证明,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领域,必然会出现道 德危机。

北京前门大街

曾经有人怀疑这个理论,提出,如果这个规律成立的话,那么之前几千年的中国,为什么没发生这么大的道德危机?因为之前是农耕社会。商品交换大多在相邻之间。卖家都是老字号。往往是靠口口相传的诚信来约束。这就是熟人社会的道德。

但是90年代之后,大量人口流动进城,IT产品销售行业的门槛低。对于中关村的商家来说,买东西的人都是陌生人。熟人社会的古老道德,没有了约束力。而计 划经济下被压抑的利己观念井喷式爆发。单纯追逐利益的欲望使很多人丧失了对道德的敬畏,大量出现销售残次品(样品或返修品)、赚取暴利之事。而对此法律的 约束并没有跟上。

难道就没有好的企业么?当然有。但信息不对称,消费者不了解质量情况,消费者会做出逆向选择。由于多数商家将产品质量和价格“注水”,如果有个别商家不“注水”,就没办法经营下去。因为他的产品贵,没人买他的。

利益分配扭曲,就必然会出现的结果
 
产品利润率降低,全球经济危机,房租和人员成本提高以及突破道德底线的销售人员越来越多,这都让中关村经销商“没钱赚”。当然,成本增加不可能由经销商一 方承受。成本一再转嫁,最后只能由消费者来买单。当消费者没办法判断价格高低时,要么冒着风险购买,要么选择不在中关村购买,但除了中关村,哪里还可以购 买IT产品?3C卖场可能有电脑整机销售,但电脑内存显卡鼠标垫、服务器呢?这将形成柠檬理论的最后结果,市场崩溃。政府的公权利介入不够,行业自律不完全,就无法控制卖高价和卖消费者不适用产品的形势。

海龙大厦

想要挽救现在的状况,需要电子城、厂商以及媒体向消费者提供信息,让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削弱。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提供标准和检测。我们应该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来约束商家,这个标准必须要得到严格的落实,违反标准的商家就应该被市场赶出局。

现在的问题是没标准还是没落实呢?其实两个问题都存在。像以高于厂商指导价格销售的问题(比如,高于厂商指导价价格销售产品的情况),中关村老牌海龙电脑 城已经做出了努力,提电子城倡先行赔付(消费者与商家出现纠纷,由电子城先赔付消费者)。以现在的市场状况不论厂商还是电子卖场都想各自建立一个理想的销 售标准。但厂商、电子卖场还没有充分承认对方简历的标准。

为什么会有不同标准?其实简历标准的一方,就有了某种权利。这是一种资源争夺,资源就是被“标准”管理的人。这就造成了消费者遇到问题,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

我们迫切需要一个高于行业的标准来帮助消费者,有效监管对消费者服务的商家和机构。但是多数标准不是不够详细,就是标准有些过时了。有专家认为:“想要有效的监管,就要假设所有的被监管者都有问题。”

行业自律和公民监督才真正有效


发达国家除了政府监管之外,越来越倾向行业自律和公民监督。

有些商家毫无恐惧,不断的追求扩张追求利益。当法律还不完善,行业自律还不能够完全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认为,消费者的监督非常重要。调 动消费者去监督,才是真正全面的监督。为什么诉讼会这么少,是因为消费者软弱么?其实是缺少激励机制。我们的赔偿最多是2倍,如果花了200元买的东西, 官司打了半年,要回来200块钱,那么大家肯定都是忍了。建立惩罚性赔偿制度,才能根本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民法》的基本原则是补偿。给你造成了100 元损失,补偿100元。如果恶意的造成别人的损失,就应该惩罚性赔偿。


海淀法院

如果有惩罚性机制,可能在一定时间段内出现诉讼爆炸,但也会让商家更佳谨慎。在无良商家盛行的形势下,媒体的监管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法律要保障正义的底线,要及时惩罚做坏事的人,要鼓励那些做好事的人。没有这样的底线,道德是不会在现在这种状况的中关村存在的。这个底线是道德的必要保障。诚信是被法律规范的道德,不学坏是要吃亏的。如果有道德的商家爱老是吃亏,那么这个市场不会是一个诚信的市场。

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我们无法不使用IT产品。就算是商家本身,也不得不与其它商家打交道,诚信在商家之间同样会成为焦点问题。我们别无选择,未来中关村 市场会是什么样的,取决于我们今天做了些什么,更不要说“与我无关”。如果所有诚信的经销商转变成无良经销商,如果消费者对中关村商家失去了信任。IT卖 场的没落,势必影响到IT产品的种类以及购买的价格。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来看看一位经销商说的话:“起初中关村市场的买家主要是公司客户,也就是大客户,如果服务好大客户,我们会经常得到订单,大客户是我们 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几年个人消费者似乎成为了中关村的主力军,人山人海的顾客里个人消费者占绝大多数,但个人消费者来村里买东西就算知道产品价格多少 钱,但依然会被导购人员以低价拉去。IT产品只要型号一样,品质也是一样的。我们竞争的手段,就剩下报更低的价格了。但报那么低的价格,亏着卖不可能,怎 么卖就要开销售人员的‘技巧’了。”

中关村的道德危机起因是消费者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够,给了某些经销商牟取暴利的机会;多数消费者不同程度上纵容了经销商的行为。要医治这场道德危机,消费者对商家的监督行为是至关重要的,起着决定性因素。消费者的监督才是医治道德危机的良药。

作为消费者,你能做什么?

不要购买走私商品(水货);不要到没有厂家授权的商家处购买;发现有问题的商品请向相关部门举报;购买任何产品请索要正规发票;如果商家有任何违规行为(购买到假货、购买价格高于厂商指导价),请向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电子城举报。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2:30:4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