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4:23:08
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发布日期:2019-01-07 06:59:11  稿源:津云客户端

记者从“权健事件”等联合调查组获悉,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2019年1月1日,天津市公安机关对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和虚假广告罪立案侦查。

1月2日,对在权健肿瘤医院涉嫌非法行医的朱某某立案侦查。截至1月7日,已对束某某(男,51岁,权健公司实际控制人)等18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对另2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取保候审。相关工作正在开展中。


天津日报1月7日消息,保健品关乎百姓生命健康安全,决不能成为不法分子牟取暴利的灰色地带。从本月起,我市开展打击、清理、整顿保健品乱象专项整治行动,以雷霆之势重拳出击,彰显坚决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守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坚定决心。

在保健品销售中,虚假宣传、夸大宣传、欺诈等手段花样频出。有的打着免费体验、义诊的幌子搭售保健品,有的为牟取暴利把普通产品吹得神乎其神,用所谓“包治百病”的偏方秘方忽悠百姓,更有的以会议营销、销售返利等形式,干着“拉人头”传销的勾当,在一场场所谓的“专家会诊”、一次次免费的“体检赠送”中,不少人省吃俭用的积蓄变成了一堆堆没有价值的瓶瓶罐罐。还有的无良厂家“玩概念”,产品游走在食品、药品、保健品之间,利用灰色地带疯狂牟利,野蛮生长。甚至于有的消费者被虚假宣传蒙蔽了双眼,生病不去医院就诊,信偏方用秘方,没治了病还耽误了救命。如此乱象,非治不可,非严管严治不可。

“重拳砸下力千钧”。整治保健品乱象要扼住“保健品违规”的七寸,以雷霆手段直点死穴、毫不手软。对非法销售假冒伪劣保健品以及以仿冒手段“搭便车”“傍名牌”销售商品的违法行为,就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铁腕治乱、严厉查处;对以会议营销、网络销售、电话营销等形式违法销售保健品的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就是要猛药去疴、决不姑息。集中打击清理整顿保健品乱象,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畅通渠道,让群众成为治理保健品乱象的参与者、“生力军”,形成发现一起、举报一起、查处一起,对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高压态势。

重打、猛打、真打,坚决铲除保健品乱象这一顽瘴痼疾,务须秉持除恶务尽的态势,决不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此次整治行动牵住监管的“牛鼻子”,协调多部门高效联动,不留死角,拉起天罗地网,实施精准打击。整治保健品乱象,不但要“灭死角”,还要“断后路”。要加强警示宣传,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维权意识,做到釜底抽薪,彻底铲除违法保健品蔓延的土壤,坚决防止风头一过,死灰复燃。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以铁的决心、铁的行动捍卫人民群众利益,疾风厉势斩断非法牟利的黑手,才能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撑起“安全之伞”、筑牢“安全之堤”。

(原题为《重打猛打真打,坚决铲除保健品乱象》)


人民日报评权健事件:保健品 别随便“忽悠”成药

近日,“权健事件”引来舆论高度关注。在天津市成立联合调查组进驻权健公司之后,经过调查取证,公安机关也已经于1月1日依法对其涉嫌传销犯罪和涉嫌虚假广告犯罪行为进行立案侦查。同时,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取缔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的火疗养生场所、开展集中打击清理整顿保健品乱象专项行动。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保健品销售的套路不断被揭开。该事件已经成为一场了解和认识保健品功效的公开课,给消费者、行业企业乃至监管部门以思考。

从媒体现有报道来看,一个售价千元的鞋垫,据称是对罗圈腿、心脏病、前列腺炎都有奇效;负离子磁卫生巾,则可以治疗各种男女生理疾病;有效成分和果汁无异的“本草清液”,却被标榜可以“排毒”、售价千元……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无所不能的疗效,遍布在产品销售的各种话术之中。但这一切,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在保健品销售中,无中生有、夸大功效,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套路”。

保健品不是药品,更不是“万能神药”,这应是一个共识和常识。但有的神化保健品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让患者产生误解甚至放弃正常治疗;有的以免费体检、旅游、讲座等为幌子,打亲情牌推销产品;有的许以高额返现、多买多赚等承诺,设置消费陷阱骗取钱财……在不少案例中,一些保健品已经从专注健康、有益身心的产品,变成了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的工具,给病人乃至家庭带来难以抹去的阴影。改善健康,决不能成为一门只顾赚钱的生意。

我们需要提倡求真务实、能辨真伪的科学素养。从魏则西一家所相信的“高科技疗法”,到周洋一家所购买的“抗癌产品”,利用的都是人们对科学力量的信任。这种朴素的情怀,决不能成为不法之徒的可乘之机。任何故弄玄虚、虚无缥缈的“神秘力量”,都是对科学的曲解;任何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代理神话”,都是对成功的歪曲。

我们必须强调诚实守信、依法经营的市场法则。无论是广告法还是食品安全法,都规定保健食品不能宣传可以治病,严禁虚假宣传。事实上,公安机关也一直在对此行为进行打击,去年以来就已破获保健品诈骗犯罪案件3000多起,追赃挽损超过1.4亿元。对企业而言,无论多大的规模、多响的牌子,只要触犯了法律、伤害了消费者,就要受到法律的严惩,给公众一个交代。

健康中国建设,任重道远。对任何企业和任何人来说,都需要绷紧心中的弦,珍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渴求,决不能拿生命当儿戏。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4:23:08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