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保护的是继承人对遗产的继承法律关系,这里的遗产包括动产和不动产.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类似于“QQ号”、“网店号”的虚拟财产也开 始被人们列入到被继承的范围内,还倡议立法保护这类数字遗产.相关法律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虚拟财产仍未被视为法律上的财产,立法 保护不现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法学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对这些所谓的“数字遗产”立法保护并不现实,而且没有必要.“首先,这些游戏号、网店号并不是物权法所保护的财产.我国法律保护的财产,只是现实中的财产而不包括虚拟财产,既然不是财产就不存在继承的问题.其次,立法是一个高成本的工作,所以它需要有针对性、普遍性和必要性,这些虚拟财产的价值同样是虚拟的,花费巨大的现实成本去保护虚拟的且不普遍的财产是没有必要的.”他指出.
该专家分析道,如果一个人去世以后他的亲属想要得到他的游戏号、网店号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获得,比如获取密码等等,不存在需要立法保护的地方.但是也不排除在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法律会保护这样的虚拟财产,但是确立虚拟财产的法律地位还需要很长时间.
国外一场数字遗产继承案让国内的人们也开始注意到数字遗产的价值,并开始讨论是否要立法保护.“我觉得类似于QQ号、游戏号、网店号以及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也具有财产属性,是财产就应该是继承关系的客体,所以应该尽快出台法律保护虚拟物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网友对本报记者表示.
有观察人士认为,这些游戏号、邮箱、网店号等虚拟财产需要保护,但是这样的保护并不一定需要上升为法律层面.通过网站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服务就可以解决亲属使用死者生前虚拟财产的问题.
例如,Deathswitch网站允许注册该网站的人创建30封带有附件的电子邮件,如果注册者有一段时间没有登录该网站,这封电子邮件就会被自动发送到你指定的地址列表,里面包括许多自己预留的各种虚拟财产信息.例如外国网站Slightlymorbid.com需要用户将登录信息告诉值得信任的亲戚或朋友,在用户遭遇不测之后,由亲戚朋友登录该网站,手动激活发送电子邮件的程序.
文/《中国产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