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35:57
英国科学家成功通过“脑”向互联网发布信息
发布日期:2009-05-04 07:37:43  稿源: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3日报道,研究人员亚当·威尔逊上月成为只通过思考向互联网发布电子信息的第一人.威尔逊当时并未精心措词,只是简单地在微博客Twitter上“写”下与大学体育队有关的一句口号.
威尔逊当时身处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个实验室,头戴“绒球帽”.实际上,这个“绒球帽”是一部大脑微型扫描仪.每个“绒球”内都有复杂的微电子结构,用以 探测威尔逊大脑工作时产生的微弱电场.经过数分钟练习,威尔逊发现自己可以用这部大脑微型扫描仪“想”出电子信息并把它们发送出去.

英国科学家成功通过“脑”向互联网发布信息

英国科学家成功通过“脑”向互联网发布信息

当你看到想要的单词,脑部会有反应,于是大脑微型扫描仪可以猜中。

用脑在Twitter上“写”下首句话20分钟后,威尔逊继续让那句普通口号变得不再平凡.他以同样方式“写”道:“我正用大脑来拼写.”

他上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当初知道会如此受关注,我会'写'点更有意义的话.”

威尔逊希望,这种装置最终能使因病既不能讲话、也无法书写的人仅通过思考就可再度同外界交流.

最新应用


如今,针对大脑的一些技术已走出实验室,甚至开始进军商业领域.

一些科研人员时下正向一些大公司推销自己的大脑扫描技术,称这些技术能揭示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和欲求.

英国沃里克大学应用神经学教授杰玛·卡尔弗特就是其中一员.卡尔弗特是神经学营销咨询企业Neurosense创始人.Neurosense的客户包括不少大型跨国企业.公司将为这些企业扫描志愿者大脑,以观察他们对不同品牌和产品作何反应.

卡尔弗特说,“我们大多数购买决定出于下意识,以我们甚至未意识到的'程序'为基础.大脑扫描可揭示这些'程序',就如何营销及改进产品向企业提供更佳意见.”

一些人把这类大脑扫描技术形象地称为“大脑劫持”.不过,这类技术能带来一些益处,如针对烟草包装的研究显示,骇人的健康警示文字和图像不但不能抑制烟民的烟瘾,反而会激发它.

卡尔弗特解释说,“当烟民看到那种标识时,大脑某部分会受强烈激发,这意味着标识实际上正触发他们对烟草的渴望”.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35:5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