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21:25
小谈ChinaPay与AliPay
发布日期:2009-05-08 13:03:47  稿源:

新闻来源:原创
ChinaPay的出身、名称,有极强的“官方”身份,这种身份“成之”,亦必“束之”。ChinaPay的这方面劣势对于支付宝而言则不是明显的问题,在定位和已经取得的市场品牌形象上,都有效的淡化了一种国别的气息。所以,这个时候央视曝光银联,无疑是及时的,这即是一种具体的支持,更是一种明确的表态。
先贴两个新闻:

4月底:
《C2C春天前夜闻惊雷 马云或将碎梦支付宝》
http://www.ce.cn/cysc/tech/07hlw/guonei/200905/04/t20090504_18978569.shtml

5月6日:
《央视: 中国银联成信用卡恶意套现最大帮凶》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83617.htm

ChinaPay银联2002年就已推出,而支付宝则算后生。也许由于银联船大,也许由于别的原因,总之,曾经ChinaPay没有比后生AliPay做得更好,而后生风光起来后,ChinaPay才打算开始加油鼓劲,意图进一步争取2700亿元的中国网上支付市场。

这是很遗憾的。

银联的银行成分有明确的宏观定位,这种定位对银行自身而言可以以中短期商业目标来对待,但对大局而言,则必然须以长期远景为重。

--事实上,银联自身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就具有偏向于宏观远景而轻部分强势银行个体利益的成因。

而实际也的确如此,ChinaPay的出身、名称,有极强的“官方”身份,这种身份“成之”,亦必“束之”--“成之”好说:只要银联有心让ChinaPay超越支付宝,支付宝自身是没有多大挣扎空间的;“束之”,则因为ChinaPay浓厚的“China”,“中国银联”的身份,超过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外,可能外人难以主动接受。

ChinaPay的这方面劣势对于支付宝而言则不是明显的问题,在定位和已经取得的市场品牌形象上,都有效的淡化了一种国别的气息--阿拉伯的名字、日元的钱包、国际化的菜市场--也许,早在马云取名“Alibaba”的时候,就已经在酝酿中了。

其实,我们应该清楚一个基本概念--全球互联网仍在从混沌到初创的过程中,一个真正国际化的互联网大擎对中国来说是非常年重要的,无论他便偏属于舆论还是商业,QQ还远未走出国门,百度虽然有能力,但看似并无内在的动力和意愿跳出中文、在双字节文字的搜索领域有所建树,现在唯一能胜任的,只有有能力、有态度、有成绩的马云--在这样的基本框架下,ChinaPay高调唱强自己,无异于为了自己的一杯小羹而扰乱宏观节奏,这与当初百度以钱唯生,挟流量与淘宝挣网购一样,虽然有利于个体利益最大化,却可能极大的造成内耗,损耗宏观节奏的宝贵时间。

所以,这个时候央视曝光银联,无疑是及时的,这即是一次具体的支持,更是一种明确的表态。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21:2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