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14:51
音集协收8000万卡拉OK版权费 歌手却未见报酬
发布日期:2009-05-10 22:29:24  稿源: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收取歌曲版权费用的音像集体管理协会,简称音集协,自2007年开始收取卡拉OK版权费,如今收取的版权费已达8000万元.但近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很多歌手至今却仍没有拿到应得的报酬.
2006年国家版权局规定,开始收取卡拉OK每包间一小时12元的歌曲版权费.歌曲版权费已经收取了两年多,歌手以及词曲作者本应收到版权的所得.但记者调查时发现,很多歌手并未收到相关报酬.著名女歌手孙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两年来从未收到过任何的版权费.
按照国家版权局规定,KTV版权使用费由中国音像集体管理协会代为收取,收取后再按比例返还给相关受益人.但在采访中,音集协却不愿详细说明收费方式以及对著作权人的返还方式.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音集协掌管着两年多来企业陆续缴纳的8000万版权费,然而具体负责收缴和管理这笔费用的却另有其人.企业上缴的版权费交给的不是音集协,而是一家叫天合的公司.

天合公司向记者出示了音集协相关的委托证明和收费标准.不过,天合公司与音集协一样,也不愿向记者透露收缴到的版权费的分配方法.在调查中,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企业缴纳的版权使用费,首先要扣除40%给音乐著作版权协会,返还给词曲作者;剩下的再扣除50%也就是2400万,作为音集协及其授权的天合公司的管理费用;最后剩下的2400万则用于分配给歌手所在的各家唱片公司.

作为音集协的会员,一些唱片公司认为,音集协作为一个专业协会,本应维护录音、电视音乐等行业版权所有人的利益,像目前管家的收入比主人还高的现状,非常不合理.

但面对质疑,音集协和天合公司另有一番解释.对于记者的质疑,音集协显得“霸气十足”.

对此,版权管理机构认为音集协的做法有欠妥当.

中国音像集体管理协会成立于2007年,成立的初衷就是维护音像制品创作人的正当权益.成立后不久,音集协就因状告多家KTV运营商而声名大噪.不过,在充当维权代表人角色的时候,音集协却在收取高达50%的版权管理费用.我们不禁要问,音集协和天合公司,到底是在替谁维权?

文/中新网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14:5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