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56:38
山寨机“打劫”的问题分析
发布日期:2009-05-26 12:03:48  稿源:
山寨机,一个让百姓又爱又恨的东西。虽然属于“黑户”,并且受到手机厂商和政府的四方追 捕,但仍像杂草一样顽强的成长起来。不仅外形时尚,而且诸如双卡双待、手机电视、4喇叭功放、GPS等高科技功能一应俱全。更具杀伤力的是,其价格低廉, 深受时尚小青年追捧。而不少“山寨机”内置的业务、游戏或软件业颇为实用,如算命、娱乐快报、笑话精选等栏目;麻将、军棋等游戏……但除了质量低劣、保修困难之外,山寨手机还一个更大的毛病——擅长“打劫”。使用山寨机的顾客不断感觉到自己资费超出了预期,而咨询移动运营商之后发现自己定制了很多“吸金”业务。
1. 山寨机的“打劫”手段

山寨机的打劫是赤裸裸的。有的用户刚进入手机内置的游戏功能,随即就收到一条短信,称“已订阅了××手机游戏下载服务,功能费3元/月”。 更有甚者, 只要将SIM卡插入手机并开机,就立刻收到一堆SP的短信回复,称“订阅xx服务,收费3元”;“更换xx铃声,收费3元”;“发送了xx短信参与活动, 一条短信要2元”……

一家著名的山寨机生产厂商则表示,只要手机用户插入SIM卡,并开通网络功能,就有可能接收各种SP短信。某手机公司技术负责人透露,部分山寨机生产商与SP联手套取话费已是较普遍现象,相关软件内置在手机里,即便写在说明书上,消费者也不大会注意。

据福建某SP业务公司的经理爆料,设“吸金”陷阱的行为,他们公司从有山寨机之初就开始做了。SP和手机厂商合作一般是五五分成,内置主要以短信业务为 主,随后WAP、彩信业务也逐渐流行。甚至手机的销售商,利用自己的销售渠道资源,专门为SP公司提供手机内置服务,为SP做业务推广。

据称,“山寨厂”如果一个月有1万-3万台的出货量,头三个月平均每台机能赚5块。

  2. 山寨机为什么可以通过SP业务“打劫”?

一般来说,通过运营商定制的手机,有一些会有特定的内置软件,如飞信、手机报、手机邮箱、无线音乐等。这些内置软件生成的业务在开启时都有一定的提示,尤其是收费方面的提示。更重要的是,这些业务必须经过用户手动2次确认才开通并收费。

而山寨机的内置业务则不一样,在手机生产时,已经内置了相关的SP业务,并且以手机开机后程序自动运行的方式执行。由于软件已经内置到手机中,从技术上 分析,即使用户不做任何动作,只要插入手机卡,即可由软件定时开通某业务,并自动发送高收费短信、或者拨打高额付费电话。

可见,运营商定制的业务是征得用户同意方可开通的,而山寨机则可能在用户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付费业务。 

3. 运营商的可为之处

产生了话费,顾客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诉运营商,而运营商对此也有为难之处。

对于运营商来说,不能判断一条确认短信是由用户手工发送的,还是由山寨机程序自动发送的。在运营商接收到之后的呈现形式完全相同。而一个SP业务中可能 既存在正常使用的用户,也存在山寨机“打劫”用户。当用户投诉时,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关闭用户的该业务。但若用户不出具其他证明,也并不能判定SP是否 违法操作。

虽然中国移动在2006年年初便发布“禁止SP和终端厂家直接进行终端内置业务合作”的规定,并将规定纳入信用积分管理,但仍难抵挡SP和手机厂家“勾结”。而且移动运营商并无执法功能,至多只能禁止其接入,但并不能限制其改头换面后再次接入。

由于目前中国并未对手机IMEI号进行监控和管理,因此很难限制手机入网。而即使推行该技术,对目前已有的一大批山寨机用户,又如何处理?

移动运营商虽然面临很多困难,但可提供用户投诉证据给相关监管部门,进而对SP运营商进行处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提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用户非法扣费。

目前,中国移动研究院已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一些改进的方法提高安全性,保障用户业务计费安全。但是,对于市面上已经流通的山寨机、已经开通的业务,运营商在无有力证据的情况下,也无法强制用户更换手机或关闭SP业务。
4. 监管部门应不遗余力地保护消费者利益

据上海晨报称: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消指部副部长汪鸫指出,消费者购买手机一定要去正规商家,如果明知是山寨手机而选择购买,出现质量问题,他们并不受理。

我认为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的回答是不够令人满意的。

用户是无罪的,用户并不能区分诸如NOKAI、Hiphone是否是一个真实的合格品牌,至少他在有销售许可的店内购买就应该享受所有应得的服务。就如 有的网友称曾买到过“周住”牌洗衣服、“哇哈哈”矿泉水一样,用户不能区分所有的品牌,但是他只要在有工商许可证的店内购买物品,就有权力获得相关部门的 保护。

事实上,山寨机存在很多监管方面的漏洞,譬如:

山寨机不仅侵犯了用户的消费权益;

山寨机在外观设计、功能方面侵犯了多个手机厂商的专利;

山寨机无入网许可,应不能到市场流通。

在此过程中,山寨机为什么能生产、为什么能出售、质保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一个典型的生产销售问题。对于生产消费渠道的监控正是监管部门需要做的事情;他们应承担这部分责任,不遗余力地保护消费者、正规厂家的权益。

同时,SP监管也应该加强。工信部也表示,严厉打击恶意侵害消费者利益的SP企业,一经查实应依法责令其停业整顿,禁止其在全国电信运营商接入。

在抵制山寨机“打劫”的战役中,工商管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应该是其中的旗帜和主力军,而用户和运营商是举证者和执行者。只有对山寨机的生产、销售、售后渠道进行严格的监管,才能真正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利益。(来源:上方网)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0:56:38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