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8:27:59
透过Palm Pre 、 iPhone 、 G2 的三角关系 看智能手机真身
发布日期:2009-06-10 07:47:55  稿源:

Palm Pre 发布了,iPhone 3G S 也发布了,前不久HTC的G2也发布了。这些大名鼎鼎的高端智能机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呢?究竟这些个宝贝们是基于什么软、硬件平台作出来的?用的啥子芯片?这操作系统咋就那么智能呢?何以做出如此绚丽的界面?本文主要就Palm Pre 一一道来。
Palm Pre 发布了,iphone 3G S 也发布了,前不久HTC的G2(也叫magic)也发布了。咱虽然只有垂涎的份,但也能在垂涎中得到欣赏的乐趣。有媒体评论Palm Pre ”虽然强悍但并是革命性的“(“Palm Pre strong but not revolutionary”)。确实是这样,自从iphone发布到现在,还没有那款智能机能盖过它的风头,iphone引起的手机革命是显而易见的。 在UI方面的革命,看了Palm Pre以及G2的图片就清楚了;全触控的cpoy cat数不胜数;苹果的app store 催生了Google 的app market,中国移动定制版的G2也加入了自己的服务,据说可能会诞生用短信支付软件费用的新模式。

palm-pre palm-pre
iphone3gs iphone3gs
htc-magic htc-magic

       那么,当这些曾经是“革命性“的东西成为主流之后,确实有必要来瞧瞧目前主流高端智能手机的真身了。究竟这些个宝贝们是基于什么软、硬件平台作出来的?用的啥子芯片?这操作系统咋就那么智能呢?何以做出如此绚丽的界面?本文就palm pre 一一道来。

第一、微处理器

咱们先从底层说起。处理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那这一个手机有几个处理器呢?先数数看,为了协调各个功能模块,以及处理一般性事务,我们需要一个通用 的微处理器(MCU)。而就目前主流的应用在嵌入式设备中的微处理器都是用的ARM核。ARM既是公司的名字也是一款微处理器内核的名称,可以类比于PC 机领域的Intel和x86系列处理器。不同的是,ARM公司仅仅设计而不生产,ARM是精简指令集(RISC),而x86系列是复杂指令集(CISC)。 现在的趋势是,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Intel发布的Atom处理器(基于x86)就有蚕食ARM蛋糕的企图,而有公司要生产出ARM处理器的上网本根 本就是在向Atom宣战。除了通用微处理器,还需要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来做视频方面的事情,DSP的出现本身就是弥补通用处理器在进行诸如浮点运 算等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先天不足。当然,为了能支持通话,还需要无线通信的芯片。2G网络,3G网络,一个都不能少。这三种主要的芯片构成了整个硬件的基 本核心。

那Palm 用了哪个厂家的什么样子的芯片呢?先别急,还有个名词叫”SoC”需要交代一下。

第二、片上系统

片上系统(System On a Chip,缩写”SoC”)也是目前炒得比较火热的名词。“片上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归宿”,记得有人这样说过。维基百科讲到,一个片上系统通常包括:
  1. 位控制器,微处理器,或者DSP核
  2. 内存单元模块,ROM,RAM,FLASH等
  3. 时间源,包括晶振,锁相环
  4. 外围电路,如计时器,实时时钟,复位发生器
  5. 外部接口,诸如 USB, FireWire, Ethernet, USART, SPI.等工业标准总线
  6. 数模转换DA、DA
  7. 电压调节器,电源管理电路

这些内部结构通过内部总线,如ARM公司的AMBA总线相互连接。片上系统把之前的分离元器件和芯片集成到了一块芯片中,其可靠性,功耗等等一系列 的问题都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设计一个片上系统的步骤有什么呢?其中有个关键一步是不得不提,就是在FPGA上进行模拟。FPGA(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也是比较火的名词,为了不是离题太远就不去详述了。

那么,这个片上系统和Palm Pre究竟有啥关系么?看了下图就知道:

omap3430 ,Palm Pre 的核心芯片 omap3430 ,Palm Pre 的核心芯片

放大后,可以看到,这款叫做OMAP 3430的芯片(TI公 司生产)正是上述的一个片上系统。集成了许许多多的部件。这是一款侧重于多媒体性能的高端ARM处理器,把处理视频的DSP核和 ARM® Cortex™内核完美地结合了。TI的这个DSP核很有来头,叫做达芬奇技术,(DaVinci™  technology),很好很强大。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达芬奇技术的文章,可以参考这里。 Cortex™是ARM的一个版本,ARM发展到至今共有7个版本, Cortex™正是这第七个版本,侧重于功耗和安全,ARM的几个版本支持的指令集和相关技术如下:

ARM的各个版本 ARM的各个版本

扯了这么多,才介绍完一个处理器。还有无线通信芯片也是不得不提啊,因为简直火的不得了了。。

三、3G技术

       作为一款高端智能机这么可以不带3G呢?“3G”,这个火热的名词耳朵都快听得起了茧了。移动又搞了什么“G3”,真是不把咱普通老百姓晕死不罢 休。还不知道什么叫3G的,自己Google去,Bing也行。如果你知道了什么叫TD-SCDMA,WCDMA,CMDMA2000,肯定会 问:Palm Pre上用的是哪个咯?请看下图:

Palm Pre evdo Palm Pre evdo

请注意右上角哦,看看信号左边边是不是有个“Ev”字样?这个还真得仔细瞧清楚了。原来Palm Pre 支持的是EVDO(Evolution Data Optimized)网络,其实是属于CDMA的范畴,是CDMA2000的升级版。呵呵,想象还真是有趣,这下都全了。CDMA2000是中国电信在运 营,WCDMA是中国联通在运营,TD-SCDMA是中国移动在运营。联通传言要引进iphone,只听说来潮,老不见红啊。。人家移动已经把HTC的 G2深度定制了都,虽然G2暂不支持TD,但也肯定在琢磨着吧。如今,中国电信是不是对Palm Pre感兴趣呢?确实是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哪天中国电信要把Palm Pre 给正大光明地请到中国,那本文可能会是个预言呢。让时间来证明下吧。。

四、嵌入式操作系统

         介绍完底层硬件,这下该介绍下软件部分了。没有软件系统,那所谓“智能机”不就是板砖了么?应用软件是基于操作系统之上的。要说手机的开发,为何中 国的山寨机那么便宜啊?原因之一,山寨机压根就没有把软件部分当作成本来算。使用过山寨机的就知道操作界面之拙劣,用户体验之差,功能之缺乏。在中国,芯 片开发这一块想要赶上美国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差距太大。曾经某高校教授说自己开发了芯片,骗了国家很多钱啊。其实是他叫人把国外芯片的标志打磨掉了的说。 然而嵌入式软件却可以跨越式地发展,这个门槛低啊,对基础行业比如机械、材料等的依赖不是很大。中国的年轻人在这一块领域确实大有可为。废话了那么多,还没讲这几款手机各自的系统。

Palm Pre 用的是 WebOS,这是Palm公司刚刚随着Palm Pre 一起发布的操作系统,专门用于pre系列的智能手机上,之前Palm 公司的Palm OS操作系统主要应用在PDA上,WebOS极有将会可能取代 Palm OS。WebOS侧重于WEB2.0 和SNS的应用。 据Palm说,只要懂得CSS, HTML和 XML,就可以自己在WebOS上面开发应用。我看,要开发具有使用价值的应用,脚本语言,比如JavaScript还是需要懂的吧。不清楚对 Python支不支持呢?

WebOS界面 Palm的WebOS界面

苹果的iphone当然是基于MacOS X的了。桌面版的MacOS 最新版本Snow Leopard 和 iphone 3GS一起发布。MacOS是基于 FreeBSD ,现在早已不像自己的祖宗了,咋变得这俊俏呢?还是苹果有本事啊。iphone的界面就不贴了,早就已经被模仿得深入人心了。看看桌面版的MacOS X:

macosx macosx

        HTC G2的系统也可是个有来头的。去年发布的G1是他哥哥,用的系统是Google的Android,所以才有Gphone一说。按照惯例,放在最后讲的是要 隆重推出的。Android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是开源的。这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得到完整的源代码,不但是基于Linux,还秉承了Linux的开源 性。凭借这一点,Android就应该值得鼓掌欢迎。 上面说到,我们做嵌入式开发,软件是个很好的切入点,而正好有这么一个完全开源的系统存在,那为何不去用,不去学呢?如果说去年是Android元年,那 么今年2009年是Android大发展的一年,下半年将会有很多其他厂商Android系统的手机问世。让我们拭目以待!

androidlogo androidlogo

当然,嵌入式操作系统还有其他很多,手机领域的Windows Mobile,Symbian,Blackberry OS,其他领域的有WinCE,Linux,VXWorks,eCos,等。基于Linux的还有Intel也正在推广的Moblin等。

欢迎转载,请说明来处:www.isongzi.com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8:27:59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