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机”去年在市场上一度风光,如今却被弃之如敝履.据报道,今年以来,一些地方的山寨机企业出现了批量性倒闭.
其实,山寨企业的倒闭没有什么悬念.从诞生之日起,山寨企业的生存模式就决定了它今天的宿命.山寨产品大都依靠快速模仿,凭借“船小好调头”和价格低廉的 优势,占领对价格反应更为强烈的低端市场.毕竟,相对完全的功能和绝对便宜的价格对于消费水平不高的群体是有吸引力的.而其打出的“便宜又好玩”“追求个 性,嘲讽主流文化”的旗帜,也为其赢得了一批追逐新潮和个性的年轻人的青睐.但低价优势在品牌企业投入研发完成并实现批量生产的时候便会消减.同时,专事模仿、一味强调成本压缩的必然结果是质量不稳定以及相关服务跟不上.“价廉物不美”,这是其最终在市场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中败下阵来的根本原因.
归根到底,山寨机的竞争还是停留在初级竞争阶段,即同质化以及低价竞争,这种投机取巧和无序不但不具有可持续性,而且对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益.
叱咤一时的山寨机的败北,也给很多在研发和品牌塑造上不思进取的国内企业以警示.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也许能逞一时之强,但企业真正的生命力仍在于技术、质量、品牌和切实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