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14:22
工具,抑或玩具?——中国网民的网络认知
发布日期:2009-07-21 06:50:22  稿源: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截至20日19时,这个16日在百度“魔兽世界贴吧”中发出的空贴,跟贴数已超过31万.这个呈几何级增长的网络红贴,恰与中国网民数量的迅速攀升遥相呼应.
16日,《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09年上半年,中国网民规模已突破3亿,与从1亿到2亿花费的两年时间相比,2亿到3亿仅仅过了不到一年半时间.
“中国的互联网正处于一个加速增长的时期,获得第四个1亿,可能只要大约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高级分析师陈建功表示,“互联网的普及给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明显变革.”

“国际关系专业的特殊性就在于资料信息的掌握,学习从网络上查找相关信息是必须具备的本领,网络图书馆和网上购物的便捷,也为查询和购买相关书籍提供了方便.”中央党校博士生朱宇凡说,“我现在每天至少上网5个小时.”

据《报告》显示,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等以信息获取为目标的网络应用,已在目前中国网民的网络生活中分别达到69.4%和78.7%的使用率.与此同时,网络购物、支付、炒股及旅行预订等商务交易类应用,也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逆势上扬.

尽管在网民规模、宽带网民数、国际顶级域名注册量三项指标上,中国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但互联网普及率却仅有25.5%.

“总体来讲,中国网民使用和认知互联网的水平都还处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 陈建功坦言,“无论在使用行为、意识和网络情绪上,中国网民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报告》显示,网络音乐在中国网民的所有网络应用中占据首席,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娱乐类应用均超过60%.

“互联网对中国网民而言,在较大程度上还偏重于娱乐工具.”陈建功介绍说,“以和美国的对比为例,中国在娱乐类应用上的比例远高于美国,网络音乐的使用率甚至是美国的两倍多;而在商务交易类应用上,中国网民的使用率却又远低于美国,比如在网络购物上,中国网民只有26%,而美国则达到71%.”

“为什么我都快30岁的人了,还是这么喜欢打游戏?”就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林申经常这样自言自语,“上完课后回到宿舍,我就忍不住打开电脑"魔一把".对我来说,网络更多时候只是一种游戏资源.”

据《报告》显示,年龄结构上,中国近84%的网民处于10―30岁间;学历结构上,中学生则超过大专及以上40多个百分点.平均每6个中国网民中,就有1人存在上网成瘾的倾向.

中国互联网偏娱乐化应用的特点,一方面和年龄结构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和互联网的使用环境相关联.陈建功解释说,低年龄人群娱乐类应用的惯性会延续很久,而中国互联网信任环境的较差状况,也使网络交易、网上银行和网上预订等行为得不到充分发展.

“网络比现实更精彩,但也更危险.”在北京一家时尚网站工作的小王平时负责美容专题的内容编辑,时常在论坛上与网友进行交流,但她一直没敢进行网络购物.“黑客和木马病毒实在太多了.”小王不无担忧地说.

“但总的来说,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仍大于问题与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蒋原伦教授认为,“网瘾并不是洪水猛兽,网络普及率的提升对信息更新和公开透明都有很好的效果.”

“中国许多知识分子更依赖于网络,网上各种声音的交锋有助于更加清晰的认知.”蒋原伦说.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出现问题是必然的.但互联网在效率提升、成本节约以及消除贫困等方面所带来的机会,正逐渐得到关注.”陈建功表示,“据有关研究,互联网的普及率每增长10个百分点,将带动整体经济增长1.12个百分点.”

而对互联网在生活中扮演的具体角色,刚参加完高考的刘亚男显然还没有准备好答案.

“工具还是玩具,好像没那么重要吧.”一边在豆瓣网上看着文艺信息,刘亚男一边在淘宝里寻找自己喜欢的衣服,“过度沉迷于网络显然不好,但在网络上生活也并不是件坏事.”她笑着说.

文/新华网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14:22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