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21:22
造假电池检测报告险酿空难
发布日期:2009-07-27 11:16:19  稿源:
近日,深圳市某科技公司销往美国的锂电池在航空运输中出现燃烧事故,险些再酿一起空难。阶段调查结果显示,本次事故是该公司出口的劣质锂电池在运输中突然发生自燃引起的。 据了解,美国是中国最大的锂电池出口国,双方的货运总量占整个国际运输的2/3,两 国有着严格的空运安全监管体系——锂电池等易燃易爆危险品托运必须出具国际公认的检测报告。这批劣质电池此次得以蒙混过关的关键在于,该企业冒用了国内权 威检测机构——PONY谱尼测试集团的电池检测报告,将送检单位和型号规格进行私下替换伪造。

据悉,造假企业将极有可能因为伪造检测报告的行为,向PONY谱尼测试集团支付巨额的赔偿。除此之外,该造假企业的电池品牌还将面临永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处罚,这对于依赖美国订单的出口导向型的锂电池公司来说,无疑就是一张“死亡通知单”。

锂电池在航空运输过程中曾多次发生安全事故,为此联合国、国际航协等国际机构和国家 民航局对货物运输条件早有明确规定,然而却仍有企业铤而走险。究其原因,美国联合航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之所以造假一方面是产品质量确实存在问 题,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检测成本,所以伪造检测报告,以求逃避安全检测,不过用一张“假报告”换来一张“死亡通知单”,此举着实不明智。

记者同时在国家民航局处了解到,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了运输企业必须向航空公司提交锂 电池安全性能检测(UN38.3检测)报告,同时强调该报告必须是要由具备民航局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否则不予收运。同时,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 生,有关部门已加强了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审核检测报告真伪。

业内专家同时呼吁,电池企业应加强自律,不应为了节省一次检测费用,而给企业带来 额外的经营风险,如果真的因锂电池燃烧引发空难,那由此造成的损失,就远非一次安全检测费用能够弥补的了。据悉,此次电池检测报告伪造事件还使造假公司在 美国的经销商蒙受了被强制停业整顿和重金处罚的巨大损失。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1:21:22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