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造假企业将极有可能因为伪造检测报告的行为,向PONY谱尼测试集团支付巨额的赔偿。除此之外,该造假企业的电池品牌还将面临永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处罚,这对于依赖美国订单的出口导向型的锂电池公司来说,无疑就是一张“死亡通知单”。
锂电池在航空运输过程中曾多次发生安全事故,为此联合国、国际航协等国际机构和国家 民航局对货物运输条件早有明确规定,然而却仍有企业铤而走险。究其原因,美国联合航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之所以造假一方面是产品质量确实存在问 题,另一方面是为了降低检测成本,所以伪造检测报告,以求逃避安全检测,不过用一张“假报告”换来一张“死亡通知单”,此举着实不明智。
记者同时在国家民航局处了解到,国家已经明文规定了运输企业必须向航空公司提交锂 电池安全性能检测(UN38.3检测)报告,同时强调该报告必须是要由具备民航局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出具的,否则不予收运。同时,为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 生,有关部门已加强了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审核检测报告真伪。
业内专家同时呼吁,电池企业应加强自律,不应为了节省一次检测费用,而给企业带来 额外的经营风险,如果真的因锂电池燃烧引发空难,那由此造成的损失,就远非一次安全检测费用能够弥补的了。据悉,此次电池检测报告伪造事件还使造假公司在 美国的经销商蒙受了被强制停业整顿和重金处罚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