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0:54:39
社会化网站成垃圾信息传播新途径
发布日期:2009-08-18 01:49:04  稿源:
国外安全分析师撰文指出,在Facebook或者twitter这样的社会化网站传播垃圾信息,相比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垃圾信息而言,更不容易被现有的反垃圾系统过滤,而且垃圾信息也有可能利用反垃圾程序对大型社交网站不设防的弱点,或是利用SNS常用的网址转向服务进行传播,使得现行的反垃圾信息机制无能为力。
分析师举例说,通过在Facebook上建立垃圾账号,发送者可以轻松的大量传播例如售卖伟哥这样的垃圾信息,然后利用Facebook的站内邮件功能,大量添加好友,并向他们的电子邮箱发送通知邮件。这样的过程也可以通过用木马入侵他人的Facebook帐号实现,后者更具隐蔽性和不易察觉。

文章指出,现在大多数反垃圾邮件程序都是针对域名的,当他们侦测到来自不信任的域名的邮件时便可设置自动拒绝。但是,Facebook站内信或者twitter私信通知这样的邮件都是使用统一的系统邮箱地址发送的,这使得反垃圾邮件工具无法通过域名来进行屏蔽。另外桌面端安全软件虽然也可以侦测危险域名,但是诸如Facebook页面这样的网址都是使用同样的开头,命名规则也和普通的站内信一样,让安全软件无从下手。

同时,诸如Bit.ly或者tinyurl.com这样的网址缩短服务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它们并不能有效的识别危险网站,而是直接帮其进行转向。QQ就已经在群聊中禁止用户发送短网址,当发送经过缩短以后的网址时,会出现被安全中心拦截的提示。但这样的操作毕竟会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

分析认为,现在社会化网站完全可以从技术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可以大大减少这类滥用行为发生的概率。对于机器自动注册帐号,Facebook应该可以建立屏蔽机制。既然视频网站已经可以识别在视频配乐里使用盗版歌曲的片段并将其静音,那么这样的技术力量用来开发拦截恶意账号的程序,恐怕也难不到哪里去。

cnBeta编译自Technet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0:54:39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