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3:15:11
字形参照——再谈改字形
发布日期:2009-08-24 08:04:34  稿源:

新闻来源:原创
“小兔白”撰写《改字形的一些事》来回复《网友担心字库修改增加社会成本》,我撰写本文支持、增补《改字形的一些事》。不知道在喷改字形的一些事文中的各位有去照作者说的去查查看旧字形了没?估计很多网友没有接触过“旧文化”以及“外文化”,对“明体”也不感冒,所以政府改44个字居然引来莫名恐慌。鉴于大多数人都比较懒,在下特意找到了常逛的汉典下关于“茶”字的字形页面。
请点我查看


是不是很明了了?另外有些说改复字形不如改回篆体的网友也可以借此图清醒一下:字体和字形是两码事,自己无知不打紧,不要煽动别人也用错误思想造反——我知道这话说得比较重,那是因为我与广大嘲讽此事的无知群众一样的不冷静。

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请自重。

以下节选自百度百科(图方便,对百度有排斥的可以自己去维基,结果没差的):

简介
宋体,或称明体,是为适应印刷术而出现的一种汉字字体。在中国宋代出现了木版印刷,由于当时的中国书籍每一版印刷两页,使用的是长方形木板雕刻制版。木板具有木纹,一般都是横向,刻制字的横向线条和木纹一致,比较结实;但刻制字的竖向线条时和木纹交叉,容易断裂。因此字体的竖向线条较粗,横向较细。横向线条即使比较结实,在端点也容易磨损,因此端点也较粗。由此产生了竖粗横细,横线端点有一粗点的宋体字形。

历史
宋体在宋代就已经产生,但并不成熟,而且宋代崇尚仿书法字体的颜体、柳体、欧体。一直到明代,由于经济因素,占据版面较小的宋体逐渐流行,由于这种字体缺少变化艺术性,被明代文人诟为"匠体字"。宋体字东传至日本,被日本称作明朝体。今天成了汉字文化圈主流的印刷字体。
在现代印刷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已经习惯于看宋体印刷的书籍有一千多年了,所以现代铅字也采用了宋体印刷。后来依据西方文字的黑体和意大利体的方式,在汉字印刷体中也创造了黑体和仿宋体的铅字。目前宋体、黑体、仿宋体和楷体成为汉字印刷的主要四种字体。

细明体字形
细明体原来的字形非常接近传统中文写法,有些人称之为康熙字典体;如取“靑”不取“青”、取“旣”不取“既”、取“爲”不取“为”、取“兪”不取“俞”。但后来 Unicode 将这些字分开编码,原码位于是被俗字“青”、“既”、“为”取代。但部份使用这些字作部件的如“请”、“倩”等则维持不变。

关于Windows系的操作系统用字
很长时间以来,中易宋体一直是简体中文版Windows系统的默认字体。但是,这与多数语言版本的习惯并不相同。因为对于电脑显示器来说,应该选择黑体即无衬线体作为显示器字体,才有助于显示和阅读。所以微软已经在其最新的操作系统Windows Vista中改用支持OpenType的微软雅黑体(文件名 msyh.ttf)。
同样,在视窗系统繁体中文版本中的默认字体是细明体“MingLiU”和新细明体“PMingLiU”(TrueType,文档名 mingliu.ttc),在Windows Vista中已经改用微软正黑体(Microsoft JhengHei,OpenType,档案名 shjh.ttf)。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3:15:11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