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opera的开发模式
提到第三方浏览器,除了opera大概不能不说到firefox和chrome。CB和谷奥都在关心opera如何与保持开源的firefox和chromium社区进行竞争。
thruth说,opera主要通过开发浏览器内核,靠浏览器成品来盈利,而由于基于Opera内核开发需要授权费用,目前还没有浏览器愿意使用opera的内核来做壳。相对于使用gecko或者webkit核心的浏览器外壳,opera的开发尽管不是像开源浏览器那样所有人都可以参与,但保持了同样效率的高速跟进。opera的开发人员采用开源编程工具进行开发,也会研究其它浏览器的更新与性能改进,而且拥有比较高效和积极的用户反馈。
thruth比较了opera和firefox。他说,Firefox 通过插件实现可扩展性和定制性,Opera 通过 Widget 和 Unite 服务实现扩展性,通过配置文件和换肤实现高度定制性。很明显两者思路是不同的,各有千秋。如果按照firefox插件来开发opera的功能显然会让安装包臃肿到不可想象;而对于初始安装的用户,opera已经自动按照全球用户的使用习惯配置了多数功能,用户可以立即上手。
关于opera的用户
尽管我们都容易认为opera只不过是一款占有率不算太高的桌面浏览器,但实际上opera的更多用户是来自手机的。尽管没有对用户状况进行过专门统计,但是根据在opera社区的调查,很多用户是在校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们乐于使用新技术和新产品。这些用户中多数是忠实用户,也就是从很早就开始使用opera直到现在的用户。觉得opera是浏览器替代品的用户被认为是相对少数。opera中文社区拥有5万多注册用户,是opera用户的一个最集中的交流基地。opera官方通过社区和opera用户进行交流,并听取他们对功能与使用体验的反馈。
opera手机版用户多于桌面版用户,大家笑称很多人是拿着手机版opera到各大论坛来喷桌面版的opera的。在中国,opera的手机版产品主要有opera mini和与空中网合作推出的空中opera。用户构成来看,opera mini中国版+国际版的用户和空中opera用户相比差不多相等,后者略微更多一点。所以空中opera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
thruth不认为opera会在未来采取大规模的广告策略,他希望opera能够基于社区进行更加行之有效和节约的产品推广。目前opera桌面端浏览器的用户尽管不如其它浏览器有突飞猛进的增长,但一直在稳定的持续上升中,thruth对这样的局面感到满意。他同时提醒我们,在各种嵌入式设备上大放异彩的opera也同样吸引着数量不少的用户。
关于opera手机版
空中opera根据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开发了一些特色功能,比如页面预读和夜间模式。thruth特别指出opera的夜间模式并不仅仅是能够调整页面颜色变暗,而是降低整个屏幕的亮度,更加适合躺在被窝里面上网。
Opera mini则实现了中文版与国际版的功能同步。在国内的opera mini下载页面,同时提供mini中国版与国际版的下载链接,后者处于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thruth说,opera将会尽力确保中国用户和国际用户享受完全相同,原汁原味的程序,所以用户如果有需要,中国版和国际版会同时提供下载。
thruth表示他已经注意到了诺基亚S60平台opera浏览器的不足,并且表示opera将会在不久的将来解决现在用户遇到的问题,opera mobile下一代浏览器正在研发途中。至于Android平台的opera mobile,我们则与专门负责开发的Jason进行了交流。Jason表示opera在android平台的表现将强于系统自带的chrome,让用户有选择opera的理由。同时,opera也将会同谷歌协商解决针对opera在特定机型的页面优化问题,带给用户更好的浏览体验。
关于opera本地化
opera曾经推出过专门的中国版,不过后来放弃了这一发展思路。火狐中国版通过一些特殊的插件和皮肤做出“更加适合中国用户”的宣传,对此thruth说opera更愿意把中国用户喜欢的功能与全球版本统一起来,让中国用户享受到和全球同步的使用体验。
thruth说,如果你在安装opera时选择了英文版,那么会默认按照英文版的配置来初始化,如果选择了中文版(安装环境为中文),则会将一些配置进行改变,比如双击标签栏关闭标签,使用中国的turbo加速服务器等。opera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本地化。这些设置安装以后都可以任意修改。
thruth表示,因为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使用偏好,在后续版本中,opera也会考虑加入配置向导,引导用户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配置浏览器。
关于opera unite
Opera unite是opera10推出的最新功能,允许用户在自己的联网电脑上发布个人内容并与他人轻松传输。此功能推出之始被广泛认为开创了信息自由分享的新模式,可以轻松跨越各种障碍来与好友分享信息,降低了用户共享的门槛。
很快opera将会正式发布10.0的中文版。thruth表示中文版延期的部分原因就是unite功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稳定性测试。他表示opera10.0中文版将不会包含unite功能,但接下来的某个正式版中就会包含这个功能。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my.opera.com社区在国内不能访问,因此opera的一些自定义功能在国内是无效的。而unite新功能的共享特性可能使其在国内的推广也遇到类似的障碍,对此thruth作了如下诠释:
unite并不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发布机制,实际上unite只是把已经有的协议进行了重新打包,并且为个人分配了opera的固定域名,更方便访问。因此用户也完全可以使用unite,但使用自己的ip作为发布地址,或者绑定自己的域名等等。此时unite和一个web服务器是无异的。Unite不过是降低了即时共享的门槛。
当用户下载opera浏览器并且启动unite服务以后,唯一与opera官方有关联的便是opera提供的域名。如果使用自己的域名或者ip地址,那么opera就和unite用户的行为不产生关联。逻辑上,Opera不可能鼓励用户通过绑定IP来实现规避自身政策风险。如果用户要共享文件,用不用 Unite 其实都可以做到。另一个可行的方案就是将unite.opera.com变成unite.operachina.com,并对申请个人域名的用户实行审查。但这样的方案并不在opera的优先考虑范围,opera将会优先考虑用户的权益,并尽可能保证用户享受到全球统一的服务。
关于opera的“维权”问题
CB最近发布了一些opera对微软开放操作系统浏览器选择问题的文章,引发访客热烈讨论。我们的谈话不知不觉就拐到了这个问题上面。
thruth首先说,opera和其他浏览器在欧洲发布这样的言论符合欧洲企业一贯的性格,也是表达自由的一种体现。因为属于各大浏览器的权利必须由这些浏览器自身来争取。opera一直在非IE浏览器中率先针对微软发布代表性的言论,这样的言论实际上是在为包括opera在内的全部非IE浏览器争取利益,而并非仅出于opera自身考虑。opera对于微软提供浏览器选单的措施是感到满意的,不太满意的是微软这么晚才做出开放的决定。
thruth说,假如他替微软出主意,完全可以出于报复,在浏览器选单里提供除了opera之外的其他所有浏览器;不过微软主要面对的是欧盟的反垄断壁垒,和浏览器厂商则是共存和互相促进的关系,不大会采用这样的报复手段来“泄私愤”。
我们也提到了opera敦促微软将一些使用activex控件的自家网站对非IE浏览器兼容的问题。thruth说,activex控件在国内网银和影音网站的大量使用,使得推广非IE内核浏览器在国内变得尤其艰难。尽管插件跨浏览器通用是大势所趋,但要国内银行改动花了巨资建设的现有网银系统,则只能说前途光明,道路曲折。opera和其他浏览器都在和银行以及迅雷看看等其他使用ax的网络服务进行沟通,支付宝开通非IE访问就是一个成果(opera理论上可以兼容firefox支付宝插件,只是还存在一点儿小问题)。
关于Android平台opera的开发,以及opera面对chrome os的应对措施等,则敬请期待谷奥的访谈整理。
查看:[24P]Opera中国办公室探秘:一起“口一下”
cnBeta In-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