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9年五月份,Google在Searchology大会上宣布开始支持富摘要(Rich Snippets),这样一个平台是网站主可以根据特定的语法让自己的网站在搜索页呈现更加丰富的形式,这样的方式比百度更开放、更彻底,这也是我说百度东施效颦的原因。
百度搜索开放平台是需要注册的,Google的富摘要只需要站长按照特定语法定义就可以;百度搜索开放平台是需要审核的,而Google不需要,但是会根据自己的算法决定是否或者是在哪种情况之下呈现。
开 放是一种好的趋势,但是需要引入足够数量的网站主才能够达成比较好的效果,丰富搜索引擎结果页和挖掘搜索结果中的暗角,在这一点上明显Google更占优 势,百度搜索开放平台目前展示的几乎都是来自大网站的内容,并不包括中小网站,门槛太高。另外一个潜在的危险是,如果有一天我网站有10万IP来自百度搜 索开放平台,百度会不会向我收钱,就像当年的竞价排名一样,这样的手腕对于百度来说已经是得心应手。
现在百度框计算面临着两个问题:
- 缺乏能够实际使用的应用,仍然处于镜花水月阶段,需要加快推出的进度给用户更长的适应时间。
- 开放的目的仍然是借助聚众和草根的力量,这要求百度搜索开放平台进一步降低门槛,向中小站长们敞开怀抱才能够快速催熟市场。
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才能够让所谓的框计算提高百度的搜索体验,百度推出框计算也是搜索引擎的Smart的进程之一。Google当然是这一块的先行者,但是百度、Bing也是紧跟其后,搜索引擎未来必将会进一步整合来自网络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