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8:15:54
微软研究员用“电子脑”记录人生
发布日期:2009-09-27 07:44:21  稿源:
每天用录像机、照相机和录音设备记录自己的一切活动并储存在硬盘里———
美国微软公司研究员戈登·贝尔过去10年间一直用录像机、硬盘等电子设备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记忆“电子化”.他的同事吉姆·格默尔还开发出一套软件,专门用于“电子记忆”的整理、索引以及访问等操作.贝尔说,数字化的“电子大脑”永远不会忘事,人们不必再为想不起事情细节而烦愁.
电子记忆

贝尔现年75岁,他每天用录像机、照相机和录音设备记录自己的对话、上下班、出游等活动,同时将用餐收据、邮件、账单和病历等拍照,一并储存在硬盘里.

他的“电子记忆”总储量现阶段已超过350G,其中还不包括视频和音频资料.

贝尔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我记录的大部分是日常琐事.我只会在重要的场合带上感应照相机,它能自动拍下我想记住的事情.但我喜欢随时携带一部普通相机,这样就可以随时拍照.”

贝尔认为“电子记忆”比大脑记忆好.因为只要硬盘空间足够大,“电子记忆”就不会“遗忘”.

预测发展

贝尔接受CNN采访时说,人类不可能拒绝新技术,记忆“电子化”不可逆转.

“我认为"电子化"不可逆转.事实上所有东西均在"电子化",包括你的照片、音乐、录像等……我很乐意看到一个"比特世界",”所有东西均是电子化的.“而且这样还环保”,他说.

贝尔预测,随着智能电话的普及以及电子存储设备价格日趋低廉,人类将在2020年实现“电子记忆”的网络化.“没人再会担心忘记生活的某个细节,电脑将会替我们记住.”

与人脑一样,“电子记忆”自然也会有一些不愉快的经历.贝尔说,自己不会删除那些“记忆”,因为那是生活的一部分.

担忧仍存

一些人担忧,“记忆电子化”可能会使人记忆力减退.

贝尔分析说:“这种担忧的确存在,但我不赞成这种看法.对我而言,"电子记忆"让我轻松许多……人们可以不去记电话号码,因为手机可以帮我们存储.但我并不认为人们就因此而变迟钝.”

有人担忧录像机的存在会使对话不自然、不真诚.然而贝尔却不这么认为.

他说:“许多审判的场合会有录像机.我个人对录像机不那么介意,但我的同龄人和"婴儿潮"时期的人会不太习惯.可对"新新人类"而言,录像机不是问题.”

还有人担忧“电子记忆”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贝尔坦承,“电子记忆”不应全部公开.“记忆属于个人隐私,至于要公布什么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文/田栋栋(新华社特稿)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08:15:5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