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6:11:05
健忘症克星:微软积极研发Sensecam助记器设备
发布日期:2009-10-06 11:25:24  稿源:
人类的记忆力总是有限的,健忘便是常见的一种记忆力出错现象.多年来,人们一直幻想能在人脑中植入能储存记忆的元件等方法来增强自己的记忆力,尽管这种技 术仍然停留在幻想阶段,但人类却一直在努力发明助记技术,从古代原始人的壁画方式,到现代人发明的硅半导体存储技术,摄像技术也是其中的一种。



 
不过普通的摄像设备一般只能记录在时间上有所间断的几段视频或几张图片,不能比较完整地记录下事件的整个过程和每一个环节。而最近微软研究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则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他们在摄像设备中加入摄像头和传感器,可以自动以较短的间隔(一般只有数秒时间)进行拍摄,以便对记忆起到更好更细致的还原作用。研究小组并将这种设备起名为Sensecam。

Sensecam是微软MyLifeBits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后者是微软研究院发起的一项利用照片、视频等多媒体文件来还原真实记忆的计划。1945年,美国工程师Vannevar Bush发明了一种超链接技术,这项技术原来的目的是想方面用户筛选多媒体文件,当时他为这种技术起名为“Memex”,这个词由英文“记忆”和“索引”合并而成。这项技术与WWW互联网技术较为相似,而这次微软研究院则在MyLifeBits计划中使用了同样的技术。

据微软研究院发表的文件显示,Sensecam内安装有许多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感应人体的发热量和所作出的行动等等参数。系统内同时还安装有微控制器,可以监视各个传感器的信号变化,并以此决定是否要进行拍摄。Sensecam可以被设置称每30秒自动拍摄一张照片的模式,也可以自动根据传感器信号的变化来拍摄图片。比如,用户脖子上挂上Sensecam后,这个设备每30秒就会自动拍摄一张照片,而且每次有人走上前来和用户对话时,Sensecam还会自动拍下对话的影像。

这种设备配有1GB存储器,可储存3万张照片。摄像头部分采用鱼眼设计,可以拍摄较大范围的场景。如果按每30秒拍摄一张图片的工作负载计算,随机附带的充电电池续航能力可达24小时以上。

不过采集记忆技术只是该计划的一部分,这个研究团队还开发出了一种方便用户查找所拍摄图片信息的软件。不仅如此,这款软件还能将鱼眼摄像头拍摄到的变形失真的画面还原为正常的图片,对拍摄质量不高的图片进行画质补偿,还能以幻灯片的模式快速回放所拍摄的照片。

Sensecam最初的开发目的是为患有健忘症的病人服务,病人可以将这种装置佩戴在胸前或别在皮带上,这样随后观看所拍摄的图片和视频便可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

目前Sensecam仍处在研究试验的阶段,这款设备“最大的客户”是一名名为Gordon Bell的志愿者病人,他是首名志愿参加MyLifeBits计划的设备测试的病人。他生活中的大多数时间都佩戴着这款设备,用它来记录所有的账单,甚至用它来记录自己访问过的网站站点页面。

目前为止,他用这款设备记录下的记忆数据量已经超过了350GB,这些记忆还在持续增加过程中。

CNN曾担心这种设备可能会引起病人出现精神麻木的症状(mentally sluggish,不过Bell表示他相信事实并不像CNN所担忧的那么可怕,他表示:“对我而言,我感觉轻松多了。我只需要记住事情的大概过程,而Sensecam则可以帮我还原事件的所有细节信息。”

CNBeta编译
原文:
thetartan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6:11:05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