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这种新技术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首先使用这种技术制成的感光像素由于尺寸极小,因此其感光性并不高(像素尺寸越大,感光性便越好)。其次,由于采取数字化存储方式,因此每个像素单元只能记录1/0两种信息,而无法像CCD那样储存灰度等信息。目前Charbon的团队采用过度取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彼此相邻的100个像素的图像信息作求取平均值的计算,以此得到灰度信息,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可行的。
“结果显示,采用这种算法得到的灰度数值要比传统CCD得到的要精确得多。”研究小组的成员Martin Vetterli表示:“过去CCD方案所使用的模拟转数字方法无法很好地反应出实际的光照情况。”另外,在低光照度或较高光照度的条件下Gigavision的表现也比传统CCD方案要优越。
当然,要想看到基于这种技术的一亿像素级别的手机摄像头上市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不过Vetterli宣称该团队年底会推出较大像素规模的Gigavision芯片产品,而这些成像芯片明年早些时候便有望被投入实际的拍照应用中去。
CNBeta编译
原文:wi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