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此,微软辩解称他们推出这种工具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用户系统中安装有未授权的木马软件。而案件的原告显然完全无法认同这种观点,与此相反,原告一直试图将案件升级为集团诉讼,以便加重案件的严重性。
三周前的9月22日,微软就升级为集团诉讼事宜递交了正式的反对文书,文书中声称微软发布WGA的行为并无不当,并指原告的指控根本是“胡编乱造”。
微软辩称:“实际上,微软一直在宣传WGA的功能和作用,而且在安装时也有要求用户阅读有关的说明文件,并且有征求了用户的安装许可。”
六月份,美国地方法院法官Richard Jones判微软发布WGA工具的行为并没有违反Windows操作系统的终端用户协议EULA。他表示WGA工具搜集用户IP地址的行为并没有触犯EULA中有关“未经用户许可,不得传送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的规定。
法官这样判决的理由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身份信息”应该直接与用户个人紧密相关,而IP地址则只与用户的计算机紧密相关,而且需要与宽带运营商核对用户数据后,才能将这些IP地址与用户进行一一对应。
不过,案件的原告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他们随后又发起了上诉,指微软的行为违反华盛顿消费者保护法(Washington Consumer Protection Act),并犯有非法侵入用户系统和不当得利的罪行。
另一方面,被WGA事件搞得焦头烂额的微软,为了防止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麻烦,他们干脆在Windows7中将WGA改名为“Windows激活技术”。
CNBeta编译
原文:tech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