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15:44
链接:质量不高 少人问津:网络广播面临绝境?
发布日期:2009-10-19 09:40:55  稿源:
网络广播是在我国互联网带宽尚不能满足需求的早期,为了使用有限的带宽传输多媒体信息而兴起和蓬勃发展的。在中国互联网的童年时代,在线听广播成为很多老网民的集体回忆。然而随着宽带网络普及,人们的目光逐渐被更加生动的在线视频吸引,与此同时网友自身创造新闻的“播客”和“拍客”也越来越火,广播就遇到了空前的寒冬。广播作为人们生活中补充元素的“伴侣性”,使它并没有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倒下。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却在改变着这一状况。
1997年3月18日,上海东方广播电台《梦晓时间》节目新开设的《东广信息网》与“瀛海威时空”合作,开我国网络广播之先河。1998年2月28日,北京经济电台《动心9时》开始网上直播。1998年8月13日,中央电台的网站,“中国广播网”的前身www.cnradio.com注册开通,中央电台是中央新闻单位中最早开通互联网站的单位之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珠江电台等也各自推出了网上广播。在当时,广播电台上网被很多人看好,人们憧憬着“看”广播和“读”广播的时代早日到来。

然而,由于缺少足够好的内容和有效的商业模式,网络广播和在线音频节目日益成为在线视频的附庸。专业的在线电台软件自2003-2005年的大爆发以来就一直未有变化,网络广播也处于低水平,低门槛的放任自流的状态。目前国内可以找到的在线广播节目,除了所有电台落地的节目上线之外,就屈指可数。而网络电台直播这种曾经被广播媒体寄予厚望的模式,目前也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

2005年7月28日,中央电台开通了官方网络电台“银河台”,开办直播频道、中国民乐、古典音乐、相声小品和长篇评书等特色专题频道。2005年12月20日,青檬网络电台建台,并开通试播。这是一个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网络电台,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办。两个电台在网上都还算有人气,但是一旦横向比较,发展的差异就明显的体现出来。银河台这个国家网络电台仅在Alexa全球排名204,589位,国内排名23,411位;青檬电台的网站qmoon.net全球排名更是跌到3,587,584位。

其他商业网站如QQ和猫扑网也开通了自己的网络电台。但因为挂靠域名的问题,我们无法通过简单的排名对比得出这些电台的热门程度。我们只能在一个网站之内进行比较。以QQ.com为例,在Alexa网站显示,访问qq.com的人群中,21.1%访问的是qzone.qq.com,13.2%访问的是news.qq.com,其下还有photo.qq.com、mail.qq.com等。QQ电台的域名fm.qq.com甚至没有出现在这串长达100个的域名名单里,换句话说,它的排位在100位之后。

事实上,网络广播似乎正在淡出专业人士的视线。我们在查找网络多媒体相关调查和统计数据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评测机构都把目光重点放在了网络电视或网络视频上面,而对网络广播提及甚少。

而在手机平台上,这个趋势就更加明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中显示,使用移动互联网手机音频广播业务的用户渗透率低,调查中只有3.5%的用户使用此项业务。在未使用手机音频广播服务的原因中,最主要原因来自于不了解此项业务,有30%的用户根本不知道此类业务的存在。另外由于安装和设置的工作复杂,28.2%的用户虽然知道此项业务,但并没有进行更多的尝试。另有19.1%的用户,由于存在FM模式业务的比较,不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在手机音频广播上。

(部分数据参考CNNIC、艾瑞和《网络广播的传播特点及发展趋势》一文)

评论:网络时代,广播向何处去?

电视发明之后,很多人就担心广播是否会消亡。但是广播依靠占领汽车司机和大学生群体、老年人群体,依然获得了夹缝中的生存空间。广播这种作为人们生活中补充元素的“伴侣性”,使它并没有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倒下。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却在改变着这一状况。

如果说广播诞生以后到电视出现以前这段时间是广播的黄金时期的话,网络广播则几乎没有任何黄金期,因为网络广播和网络电视几乎同时诞生,而网络广播与网络电视相比,则几乎没有任何优势,这一点使网上广播难以形成固定的受众群体。网络广播因为带宽“优势”而短暂繁荣的年代,很快随着宽带的扩容而过去。听广播和听电视伴音,已经变得同等方便快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广播网获得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持权转播商的权利,但这个权利轻飘飘的,几乎没有费任何代价就拿来了,因为中广网没有竞争对手。这和央视网在搜狐等网站重重夹击之下拿下互联网和手机视频转播权,随后转手卖出,大赚一笔的局面形成强烈反差。

而Web2.0时代的到来更是给了电台意料之外的冲击。
2005年以来先后兴起的“播客”和“拍客”取代了“网络电台”的位置。“播客”技术可以把最新节目推送到听众面前,而不是由听众自己去点播。而且,播客节目可以自动下载到你的MP3播放器,每天只要连上电脑同步几分钟,出门就不用带FM收音机到处跑,而且想听什么节目,想听哪一期节目,都可以在小小的MP3上自由决定。“拍客”则是个人上传有意思的视频或者电视剧集到视频网站,这些生动活泼的节目不管是打开还是下载,都和网上广播一样方便。

甚至就连网络广播背后的土壤——空中FM广播似乎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崩溃。因为面向开车的听众,除交通台之外的大多数电台都在大量播放音乐节目。然而不管是车载CD、还是MP3、播客,都可以轻松取代电台的DJ。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的青檬网络电台,如今也以音乐台作为主打,但是和“百度MP3”或“谷歌音乐”根据用户喜好决定的主题专辑相比,没有半点的吸引力。

近年来,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实体电台,正在进行着以新闻为中心的转型,希望通过滚动新闻抓住受众。但是,网络新闻天生讲究一个“快”字,身处信息轰炸之中的网民早就知道了电台马上要播出的消息。以央视大火为例,twitter几乎在事发同时就有图片和滚动消息放出,两个小时以后,中国之声做出了第一条报道。但是公平的说,传统媒体里中国之声是第一个作出报道的,已属相当不易。所以,网络电台的三大支柱——新闻、音乐和校园,发展前景都不容乐观。

未来的广播节目,想要继续生存,除了打好节目牌和主持人牌之外,别无他法。听众可能会在不长期收听的节目之间来回徘徊,但一旦遇到心仪的主持人,则会一直跟随下去。《神州夜航》节目的向菲就是很好的例子。主持人不仅通过短信平台互动,也把互动平台开到了百度贴吧。通过名栏目和名主持人的链接,广播与网络形成了良性互动。实际上,如果缺少了过硬的节目和有魅力的主持人,广播,包括其他任何媒体,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这一点,即使不通过互联网也能体现出来。

从某种角度来说,广播的火爆是资讯匮乏的年代的特殊产物,网络广播则因为带宽匮乏而短暂红火。如果自身不进行更好的转型,就像如今正在上演的报纸破产大戏一样,广播迟早也要退出历史的舞台——这指的不仅仅是网络广播。

cnBeta In-House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网友评论   返回完整版观看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12:15:44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