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雪引起了快递行业不小的波澜,首先是大量货物积压,其次就是价格上涨,而二者的合力引起了对民营快递有着高度依赖的网购人群的“怨声载道”。民营快递之所以能在市场上迅速扩张,价格优势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民营快递要“抹煞”自己优势仅仅是为应对那一场早来的雪而启用的“价格杠杆策略”吗?圆通快递的副总徐建国回答说:“这不是短期行为,这是一次快递价值的理性回归。”
涨价
11月16日,南京迎来了入冬以来的首场大雪。
淘宝卖家张洁开了一家网店,主要卖国货化妆品,薄利多销,每天走两三百件快递。
这 一天,她清点好要发出的货物,并吩咐自己的客服人员打电话叫申通快递的人来收快递,这几天申通收快递的速度比之前要慢了很多,好几次造成延误。不一会,她 的客服人员向她报告说有好几家客户前几天发出去的货物又没有收到,这令张洁有些气愤。买家的评价对网上商铺的信誉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客户给自己的评价不 是“好评”的话,这几件货物就白做了,如果是“差评”,那就意味着大量客户的流失。
张洁开始让客服人员给申通打电话,在投诉的同时,并开始让业务员来收今天的快递。但是不一会,她受到了令她更加气愤的通知:“申通今天不来收快递了。说是大雪造成道路堵塞,他们的货物都滞留了。而且价格也变了,比之前的价格要上调。”
她再一次拨通了与之前一直联系的申通业务员的电话,电话里被告知,价格要可能要上涨,京沪杭地区的价格由原来的5元上涨到6元,外地的价格由8元上涨到10元。
这时,张洁开始真正的焦虑起来。
平 时,由于发货量大,张洁拿到了申通快递比较优惠的价格,京沪杭地区每件5元,外地8元。她在淘宝上定要的快递价格是京沪杭地区6元,外地10元,这样她可 以从快递费中挣点差价。因为对于购买量大的客户,她都会包邮,快递费的差价正好可以弥补这一块的支出。但是快递价格的上涨,让她失去了这一部分的收入。
记 者拨通了申通快递员张先生的电话,证实了申通涨价的事实:“前段时间一直在说涨价,但一直没落实下来,这几天刚刚确定。北京本地快递由原来的5元涨到6 元,京沪杭地区如果每天能够发20件以上可以降到7元,到不了20元,就只能是8元每件。其他地区10元每件。” 张先生还透露说:“这已经北京地区最低的价格了。”
而各个民营快递的网站上的公告也进行了有力的证实,各个民营快递涨价的标准惊人的相似:首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元,续重增加2元/公斤。汽运快件(区域内):首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元,续重增加1.5元/公斤。
商家应对
就在网络上传出民营快递要“封杀”淘宝以来,各大快递公司纷纷发布公告澄清。
然而,记者采访了当当网的市场公关高级总监张颖,张颖对此次快递涨价事件发表了看法:“中国快递业准入门槛很低,长期低价运作,导致很多快递企业赢利能力弱,失去了发展的基础。”
同样为国内B2C的网购平台的京东商城,很早就开始自建物流,相对能解决京东商城物流运输配置问题。
京 东商城副总裁徐雷告诉记者说:“京东商城配送环节有自我配送和第三方合作伙伴配送组成。其中北上广等23个重点城市有京东自己配送,通常当每个城市每天的 订单超过200单,自建物流队伍基本可以保证盈亏平衡或略有亏损,但是可以做到保证服务质量货到付款,保障了回款的速度和安全性。
目前京东自我配送订单超过50%,剩余的订单由京东的合作伙伴,一些快递公司来做。目前,已经收到合作伙伴涨价信息,涨价幅度在20%-40%之间,正在谈判过程中,年底前完成谈判。是自己消化成本还是采取其他政策,京东是否自己配备车辆进行配送,还在探讨中。
因为京东采取满一定消费额免运费政策,目前,第三方物流伙伴的费用70%由京东自己补贴。”
一位物流行业的分析员说:“在B2C模式下,网络商家还是将整个物流的质量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了质量,网络商家的物流价格是可以牺牲的,他们一般采用补贴 或者微亏的形式保证资金的周转速度与安全。这说明,在目前的情况下,民营快递很难满足B2C模式下对服务的高质量要求,逼迫网络商家进行物流自建。
上述分析员还表示,对于C2C模式,卖家与买家对资金的周转速度与货物的安全性要求偏低,对快递价格相对敏感。C2C模式下的卖家一直以来都是享受低价快递,甚至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拿到较低价格,让买家支付市场价格,从中赚取差价。
这种是一种畸形的盈利模式,如果卖家不是靠自己的货物,而是压榨物流行业的利润,是不能长久的。
价值回归
民营快递似乎在涨价之前已经预想到涨价之后大家的反映,除了几家快递公司网站上的“告客户书”来“安抚”民心之外,价格上涨已成定局。
圆 通快递副总陈建军表示:“这次涨价事件不是突发性的,我们在10月份有预案,这是一件早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其实我们在涨价之前已经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民 营快递早些时候过低杀价已经背离了服务行业的标准,大家都是靠低价格来拼市场,却削弱了我们的服务质量。我们这次涨价,就是要从内部、外部消化低质的快 件,降低数量,提高质量。”
2009年12月3日,在2009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会长何黎明说:“利用价格来适应市场很正 常。并不是说价格低就好,价格高就不好,要看市场的反映。如果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可以上去;如果市场需求量小,价格自然下来。快递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它 提供的是价值,而不仅仅是价格。”
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的秘书长崔忠付认为,随着油价、人力成本的提高,快递行业涨价也很正常。如果民营快递价格继续这么低下去,将会有一大批快递公司做不下去而死掉。我反倒认为这次涨价是民营快递价值的回归,价格远离价值,肯定是有问题的。
顺丰快递的集团副总裁黄伟刚认为用价格来调节市场需求也是一种正常的手段,比如从北京到天津的一条线,因为数量激增,调高价格,来控制数量,否则这条线就会出现问题。”
急送总裁陈显宝也支持民营快递涨价,他认为,运营成本在上升,价格上涨也是必然。之前快递公司相互杀价是一种无序的竞争,只会让我们进入死胡同。我们只有提高价格,才能有能力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本网记者严凯、刘伟勋对文章亦有贡献)
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