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56:27
钓鱼站点背后的概率经济学:骗术“命中率”仅0.47%,骗子照样收获颇丰
发布日期:2009-12-09 15:08:29  稿源: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网络流氓所谓的钓鱼骗人法等其实手段相当拙劣,一般人根本不会上当,殊不知这些网络流氓分子打得是“广种博收”的牌据Trusteer 公司利用银行发放给网银客户的反钓鱼浏览器插件所得到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都有0.47%的无知银行客户曾经上过钓鱼网站的当,他们都曾直接在一些臭名 昭著的钓鱼网站上输入自己的帐号数据,不过由于安装了这种插件,因此这些用户最终幸免于难。

 
而有近一半(45%)的银行客户则曾经被重定向到钓鱼站点,并且试图在这些站点上输入自己的信用卡帐号数据。

如果以上客户没有这种插件的保护,那么据Trusteer网站的估计,他们每年因此而遭受的总金额损失已经可以达到240万-940万美元之巨(按每百万名网银用户数量计算)。

Trusteer公司的这份报告价值很高,此前的大部分类似的调查只是简单地统计了钓鱼攻击的发起数目,攻击的目标银行,而没有像这份报告那样提供钓鱼攻击的成功率,以及攻击成功后的收益数额。

Trusteer公司是近年来表现非常突出的一家安全软件提供商,他们与多家大型银行如NatWest,Alliance & Leicester等签订了为这些银行的客户提供安全软件的协议。

利用钓鱼等手段收割网银帐号内的财物,是目前网络流氓的主要犯罪手段,经过多年的发展,犯罪分子们的诈骗手段已经日益成熟和高明。甚至有部分犯罪分子已经开发出了专门用来从别人建立的钓鱼网站上掠夺窃取的用户银行帐号数据的软件工具。网银用户在藐视钓鱼网站的同时,最好还是要加强警惕。

CNBeta编译
原文:
theregister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返回上一页  首页 | cnbeta报时: 23:56:27

文字版  标准版  电脑端

© 2003-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