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光影像揭示了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过程 曾经与玻璃的主要物质相同

摘要:

科克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Cork)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有羽毛的恐龙鹦鹉嘴龙也有类似爬行动物的鳞片状皮肤,这为人们了解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Dinosaur-Specimen-NJUES-10-Under-Natural-and-UV-Light-scaled.jpg

被研究的恐龙标本 NJUES-10 在自然光(上半部分)和紫外光(下半部分)下显示出化石皮肤的橙黄色荧光。资料来源:杨子晓博士

  • 研究人员在恐龙皮肤中发现了"分区发育"现象,即爬行动物式的鳞片区和鸟类式的带羽毛的皮肤区

  • 新发现的恐龙皮肤化石由二氧化硅组成--与玻璃的主要物质相同

  • 这一发现揭示了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过程

爱尔兰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某些长有羽毛的恐龙拥有像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的鳞片状皮肤的证据,这为人们了解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转变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研究中,科学家们检查了新发现的带羽毛恐龙鹦鹉嘴龙标本,其年代可追溯到白垩纪早期(1.35-1.2 亿年前)--恐龙进化为鸟类的关键时期。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鹦鹉嘴龙身上没有羽毛覆盖的区域的皮肤与现代爬行动物的皮肤相似。

这项研究发表在今天(5月21日)出版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科克大学学院(UCC)生物、地球和环境科学学院的古生物学家杨紫晓博士和玛丽亚-麦克纳马拉教授领导,他们与中国南京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完成。

Fossil-Skin-Showing-Mineralized-Cell-Layers.jpg

电子显微镜下的化石皮肤,显示矿化细胞层

研究小组利用紫外线(UV)来识别保存下来的皮肤斑块,这些斑块在自然光下是看不到的。利用 X 射线和红外线对化石皮肤的进一步研究揭示了保存下来的细胞结构的壮观细节。

杨博士说:"这块化石确实是一块隐藏的宝石。肉眼无法看到化石的皮肤,2021 年标本捐献给南京大学时,它也一直隐藏着。只有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化石的皮肤才会呈现出醒目的橙黄色。真正令人惊讶的是化石表皮的化学成分。它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与玻璃相同。脊椎动物化石中从未发现过这种保存方式。可能还有更多隐藏着软组织的化石等待发现"。

Zixiao-Yang-scaled.jpg

科克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Cork)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长有羽毛的恐龙拥有像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的鳞片状皮肤,从而为从鳞片到羽毛的进化过渡提供了新的线索。图片来源:Ruben Tapia/UCC TV

然而,这一发现最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它告诉了我们恐龙羽毛的进化过程。该研究的资深作者麦克纳马拉教授说:

"从爬行动物的鳞片进化出羽毛是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最深远但却鲜为人知的事件之一。虽然人们已经研究了大量羽毛化石,但皮肤化石却更为罕见。我们的发现表明,类似鸟类的柔软皮肤最初只在身体有羽毛的部位发育,而其他部位的皮肤仍然是鳞片状的,就像现代爬行动物一样。这种分区发育可以保持皮肤的基本功能,如防止磨损、脱水和寄生虫。因此,第一种尝试羽毛的恐龙可以存活下来,并将羽毛的基因传给后代"。

鹦鹉嘴龙标本 NJUES-10 目前收藏在南京大学。

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