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资金链断裂……货代公司魂断2024

摘要:

“天慧供应链出事了,同行去公司讨欠款,老板找不到人。”货代同行群里的消息不断刷屏,陆续有更多受害者站出来,欠款金额也越来越大。货代小王这才意识到,一直联系不上的天慧,原来是爆雷了。

进入2024年,深圳、广州、上海多地货代公司接连被传出爆雷,据不完全统计,今年 7 至 8 月,业内曝光暴雷货代超 30 家。从业17年的千和物流总经理文彪告诉虎嗅,今年8月份,深圳市天慧供应链有限公司的爆雷事件,通过低价揽货、收取预付款、向同行要长账期的方式拖欠了大量款项,仅仅是运费,已统计欠款就有1.6亿元,加上未发声受害者,总欠款可能超过5亿元,金额之巨震惊业内

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成了暴雷的导火索。

海运费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以前一条柜子只要三四万块,现在涨到了10万,货代垫付资金大幅增长。”文彪告诉虎嗅。

激烈内卷之下开始走歪路的货代公司也在增多。

货代诈骗案频发,且一些公司找到漏洞,令“90%的诈骗案没有结果。即使成功立案,对面也可能是个空壳公司和没有偿还能力的法人。”大信法务的老杨告诉虎嗅。

而祸根早已在2022年埋下。

“2022年下半年,海外仓由于业务增长放缓开始缩短账期,货代为增加竞争力也开始给同行放长账期。”两头夹击,货代的资金链考验更加严峻。

垫付、诈骗、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缠绕着货代公司,挑战愈发增多。

资金链断裂

爆雷的主要是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货代公司,服务的多是亚马逊、沃尔玛以及一些独立站的跨境电商卖家。相比之下,传统货代公司的业务比较稳定,主要服务大型进出口企业,B2B业务为主,业务模式也相对标准化,不容易出错。

这主要由于从事跨境电商物流的货代公司要承受更长的账期。

传统进出口业务的结算模式较为成熟,运费、清关费用、仓储费用,一码归一码,分开结算,额外费用实报实销。

但跨境电商卖家多是中小卖家,他们往往要求赊账,账期长达两三个月甚至半年,相比之下,传统模式的账期不会超过一个月。

垫付这么多费用,可想而知货代承受着多大的资金压力。跨境物流要经历国内清关、跨境运输、海外报关、仓储中转、海外配送这样漫长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有对应的费用,每一个环节都有滞留的风险。

而今年变数最大的运输环节加剧了货代公司的垫付成本。

去年11月起,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对商船进行多次袭击,许多国际航运公司为避开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纷纷避开红海,绕道非洲好望角。丹麦航运巨头穆勒-马士基称,自从承运商开始将船只改道绕行非洲以来,穿越运河的船只数量已下降 66%。

运力不足,海运费就大幅飙升。千合物流的文彪告诉虎嗅,海运费的价格已经翻了几倍,以从中国运往美西的40HQ集装箱为例,每箱的运费从5月份的1500美元涨到了7月份最高的8200美元,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但仍要5000美元左右。

海运费倍增给货代的资金链带来重大考验。“以前一条柜子只要三四万块,现在涨到了10万,货代垫付的费用比之前翻了几倍。”文彪这样形容。

除了运费上涨导致货代不堪其负,今年的关务形势也更加严峻。

“其他环节出问题用钱都可以解决,但是唯独境外海关出了问题,最难办。”文彪告诉虎嗅。

在“双清包税”模式下,由于跨境电商发货数量较少,不足以装满一个集装箱,出口时往往是多个货主的货物拼箱出口。在报关时,往往不会像传统一般贸易那样申报很多票,一方面为了节省报关费,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因申报票数过多导致查验情况,在品名申报(品名申报指的是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将所运输货物的具体名称向海关进行详细申报的行为。)方面,也往往选择数量较多的商品选择性申报。

这里就埋下了隐患,一旦任何一项货物在海关查验时出现问题,箱子被扣押,其他卖家的货物同样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涉及上百家商户。

货物送不到,货代收不到卖家的款项,同时还需要支付堆存费、仓储费等因集装箱被扣押而产生的额外费用,资金链也很容易出现问题。

货物被海关扣下,不外乎低报货值、品名与产品不符、文件缺失或不规范、货物检验检疫、知识产权等原因。

一方面部分货代专业度低,对出口国海关规定了解不足,对卖家的证明和报告要求不到位。

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利润,货代行业普遍存在低报货值的现象,100块的货品报10块;还有虚开发票偷逃增值税的现象。随着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目的港的海关也注意到这些漏洞,并开始加大海关查验力度,如此一来,海外关务出问题的概率就会增加。

因低报货值、偷税等原因造成货物被扣押,货代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按照合同约定,或是例如40元/千克地赔偿;或是需要赔偿客户全部货值,假设一个集装箱货值30万元,50个集装箱货值就是1500万,对货代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除此之外,在货物从卖家送到顾客手中的漫长路线中,一旦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货代都要承担对应的风险。比如,如果跨境电商卖家的货物堆在海外仓卖不出去,卖家现金流断裂,或者有物流太慢、商品纠纷等意外情况,卖家都可能扣着给货代的货款。

诈骗

资金链断裂这类爆雷,可以归结于货代公司的经营能力不足,叠加外部风险所致。倒是可以预料,但诈骗这种爆雷模式,实在是让人防不胜防。

“诈骗的套路都一样,就是高买低卖来集货量。”大信法务老杨告诉虎嗅,他从业12年,2023年中年开始关注到货代爆雷的事件,并联系媒体义务为货主赎货。

一件货物从卖家到顾客手上,要经历多个角色,首先,由货主将货物交给货代,然后货代联系订舱口订向船公司、航空公司或其他运输公司预定运输舱位,经过运输后,货物先在目的国海关完成清关,然后由货代公司联系卡车公司提柜,运输到海外仓后,拆柜还柜,最后,联系物流承运商进行尾程派送。


货物流转图,虎嗅制图。

仅货代这一环节就分许多层,货代从客户处取货,但是收货可能较少,不足以装满一个集装箱,往往会出现一批货倒卖很多手的情况,容易出现货主A-货代A-货代B-货代C-最终货代。

诈骗就隐藏在货代互相倒卖这条链路中。

有预谋的诈骗货代通常会先正常运行一段时间来“养鱼”。

这段时间诈骗货代会以高价从下游货代手中买来舱位,然后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卖出,借此吸引一批货主和上游货代。打个比方,假设市场价是10元/千克,现在诈骗货代只要8元/千克,客户自然来。

前几批交易是不会有问题的,诈骗货代就这样“高买低卖”赔本运营一段时间,积累的货量也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稳定。这时,他会以货量大为由,向下游货代索取账期。量大从优,货代也会同意。

老杨举例,等到“收网”的时候,诈骗货代对客户的话术可能是这样的——“从明天开始,我们价格会再降到7元/千克,但是有条件,一是要将之前欠的账全部付清,二是这次没有账期,需要预付款。否则就要涨到市场价10元/千克。”

客户前期可能已经与诈骗货代合作很久,建立了一定的信任,所以在这个节点,很大概率也会同意。

不少客户其实也了解这种诈骗手段,但是“养鱼”时间远远大于“收网”时间,总有人抱着自己正处于“养鱼”阶段的侥幸心理,最后落入陷阱。

一头欠着下游货代的账,一头收了客户的货款,这时就是诈骗货代跑路的时间了。


跑路之后,就是客户们噩梦的开始。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客户的货送不到了,收不到款项的后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扣货。扣货不仅意味着卖家损失了货款,更重要的是,订单交付延迟或取消,卖家将面临严重的违约。

卖家这时有两个选择,赎货或是弃货。

一旦弃货,所有人都是受害者。卖家损失货物和物流费用;下游负责清关、提柜、入仓、派送的海外代理损失应收款,只有一堆没用又卖不出去的货品。但是要想赎货,又困难重重,订舱口、报关行、海外仓、卡车公司,一个环节付了款,下一个环节又会被卡住,需要重新交涉、付款。卖家对跨境物流链路并不熟悉,在赎货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再次受骗。

想要追究诈骗货代的法律责任也较为困难。

诈骗团队往往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他们有专业的律师,可以通过编造合同条款争议、制造债务纠纷假象等手段,把诈骗伪造成经济纠纷。

甚至还会有专门的“善后”人员,通过编造“货物被查验滞留了”“我们资金暂时出现问题”之类的理由,延缓客户的报案时间。

“90%的这种诈骗案都是没结果的。”老杨告诉虎嗅,“即使成功立案,对面也可能是个空壳公司和没有偿还能力的法人。”

难以有效追责,让诈骗团伙越来越猖狂,涉案金额也逐渐变大。今年出现上海葳萱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拖欠了24家货代同行累计4000多万费用,深圳市天慧供应链有限公司拖欠费用甚至达到了上亿元。

尤为惨烈的2024年

资金链断裂、诈骗现象,在货代行业一直时有发生,但为什么是今年,发生的频率更高,涉及的金额更大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疫情期间涌入了大量货代公司,但现在蛋糕不够分了。

疫情期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许多国家的生产和物流受到影响,而中国较快控制了疫情,恢复了生产,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这导致国际市场对中国制造的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了国内货代行业的增长。

文彪告诉虎嗅,疫情期间的运价上涨非常惊人,原来1500美元/箱的运价能涨到15000-17000美元/箱。翻了十倍还多。货代从中赚差价的机会非常大,大量新人入局。


图为2014-2022年中国国际货代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可以看出从2020年开始,市场增速明显上升,随后在2022年开始下跌,但仍然保持约10%的增速。图源,智研资讯。

从2020年下半年到2022年上半年,国际货代行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随着疫情逐渐结束,国外生产开始恢复,对国内商品的需求没那么大了,国际货代市场的增速也开始逐渐放缓。


图为2020年1月-2023年7月中国出口当月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在2020年末增速非常高,随后增速逐渐放缓。图源,Wind、第一财经研究院。

增速放缓之下,市场自然开始优胜劣汰。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累计注销吊销的货代相关企业共4.46万家,相比2022年增加了10.4%。与此同时,这一年里,累计新注册企业只有1.53万家,离场货代比进场货代多达近3倍,可见竞争之残酷。

在残酷的竞争中,同行之间的“内卷”加剧,开始变着法争取客户。

但在货代行业,争取客户的手段并不多。

货代行业的集中度低,品牌效应不管用。文彪告诉虎嗅,“比起为品牌溢价买单,客户还是倾向于直接找价格便宜的货代。”


图为全球货代行业市场份额分布,可以看出货代行业头部集聚性差,格局较为分散。

同时行业的信任度也低,雨果跨境调研显示,有高达50%的卖家对合作货代不满意或者只是暂时合作。所以客户选择货代时,更多是看性价比。

“货代行业的竞争很简单,要么低价,要么放账。”财保网顾庆文Tank告诉虎嗅。Tank从2006年开始进入国际物流行业,直到2018年转行成为保险顾问,是最早一批为跨境物流保险条款制定提供建议的从业人员。

低价优先,让诈骗公司在“高买低卖”时总能吸引到大量客户。

而账期的出现,给了诈骗货代将骗款越拉越大和跑路的时间,也让普通货代的资金链承压。

“货代爆雷规模能达到今年这么大,一个根源点在于,2022年下半年大家不约而同地突破了一个底线,那就是‘货代之间不放账期’。”Tank分析道,原本货代与货代之间,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但2022年下半年以来生意变得不好做,同时货主对账期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货代之间也开始放账,正是账期给了诈骗货代骗走多批物流费的时间。

再回头分析国际货代行业过去几年发生的转变,Tank得出一些有意思的观察。

在2020年,跨境电商的逆势增长让海外仓也迎来了大爆发。第一财经的采访中曾提到当时的盛况,“一仓难求,开一个就爆满一个”。当时也带动了不少人开始做海外仓业务。

然而随着对外出口增长的放缓,海外仓的业务逐渐难做。“到了2022年下半年,海外仓的生意已经非常难做了,甚至一些仓库处于半闲置状态,这时海外仓就会缩短它的账期。”Tank告诉虎嗅。

2022年下半年,也正是货代开始突破同行放账的时候,一边放账,一边海外仓缩短账期,“两头夹击”,可以想见,对货代来说,这又是一次对资金的考验。

另一个观察是违规操作开始增多。

货代行业竞争激烈,一部分货代会另辟蹊径走小众赛道,做危险品、展品、易腐货物等特殊物品的运输业务。这部分服务考验货代的专业能力,例如要了解危险品的合规要求、具备存放及运输条件、风险评估与管理能力等。

“乱世出妖孽”,有一些货代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可能将危险品与普通货品一起运输。危险品的运输费用更贵,这样或许能保持盈利,但随之而来的风险是很大的。

在境外关务方面,为了降低关税或逃避监管,一些货代公司可能会进行虚假申报,如虚报货物的价值、数量、种类等。但这种情况下被扣货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

“行情好的时候,谁的生意都好做,现在才是真正考验企业的‘内功’,这样的洗牌阶段,或许对行业也是一件好事吧”Tank告诉虎嗅。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