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飞行汽车梦”复燃:破产2个月等来收购 手中仍握108家订单

摘要:

破产两个月后,曾经的“空中特斯拉”等来了“生”的转机。一度估值240亿的飞行汽车宠儿,10月由于被德国政府拒绝贷款担保,让最后的救命钱打了水漂。此后沉寂的2个月内,这家公司正式破产,遣散了几乎所有员工。


创始人“含泪”发文确认停运,还回溯过去十年的艰难历程,表示重来一次,100%还会去做,只不过,“不会选择德国”

好在,一家欧美投资公司最终决定伸出援手,决定收购其旗下的两家子公司,并投入足够的资金来重启运营。

也许,这家公司确实“命不该绝”,特别是在全球低空经济如火如荼,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级市场的当下。

行业宠儿,破产两月获救

两个月前,无奈宣布破产的Lilium,在刚刚迎来了转机

时间回到今年10月底,电动飞行汽车初创公司Lilium,试图向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筹集1亿欧元(约7.6亿元)的紧急贷款,但由于德国政府最终没有担保,融资以失败告终。

自此,Lilium的资金链彻底断裂,无法再运营两家全资子公司,不得不向SEC递交了破产通告

股价更是暴跌了60%,折合成人民币连1块都不到。


大约两周后,Lilium被纳斯达克摘牌退市,转战更“宽松”的场外交易(OTC)市场。

Lilium也进入到破产重组程序,陆续裁掉了大约1000名员工,只留下几十名员工等待清盘工作。

12月22日,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开发工程师帕特里克·纳森(Patrick Nathen),在领英发文确认:成立10年10个月之后,Lilium停止运营


这篇文章中,帕特里克饱含遗憾,回忆了公司的创业历程,并表示:

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我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做这一切,100%

不过,文章最后的一句结语,在现在看来似乎意味深长


“我们还会回来。”

也许是在暗示,公司即将迎来转机。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Lilium的主页更新了一篇声明,宣布找到了新的投资者。


一家来自欧洲和北美的投资者财团,Mobile Uplift Corporation GmbH,和Lilium签署了资产购买协议,打算收购Lilium两家子公司的经营资产。

按照协议,投资者将为两家子公司支付足够的资金,帮助其重新启动运营,交易预计在1月完成。

不过,根据《德国破产法》,母公司Lilium NV不会得到一分钱

“空中特斯拉”为何会陷入困境?

Lilium突然传出破产消息时,整个低空领域都为之震撼,没人想到昔日的飞行汽车明星,倒台如此之快。

毕竟,从2015年成立之初,Lilium就一路受到市场的热情追捧,刚成立不久就获得了Freigeist Capital的种子轮融资,连欧洲航天局也来支持。

2017年,Lilium完成了无人驾驶双座原型机的飞行测试,并在2019年,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架全电动喷气式五座飞机原型机,首次试飞也很成功。


这也吸引了来自中东的大客户——沙特阿拉伯,向Lilium预订了100架电动飞机的订单。

Lilium一时风光无两,几年内收获多轮融资,累计筹集金额达到14.5亿美元(约106亿元)。

其中,包括重要投资人腾讯

据估计,腾讯参投了Lilium至少7轮融资,其中,有至少3轮是由腾讯领投,加起来约有5.7亿美元(约42亿元)的资金。

其他投资者中,也不乏一些知名人物或机构,包括特斯拉股东Baillie Gifford、Skype联合创始人Niklas的风投机构Atomico、黑石集团LGT等。


多方投资合力托举,不但把Lilium的估值提到了33亿美元(约240亿元),更是把它送进了纳斯达克,通过SPAC方式上市,巅峰市值一度超过100亿美元(约730亿元)。

今年6月,Lilium还来到中国,成立了力翎(深圳)航空有限公司,期望在中国寻求更多的机会。

就在宣告破产前夕,Lilium才刚宣布,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已完成全电动Lilium Jet的首次系统启动。

不料,风光之下暗流涌动,Lilium的辉煌在转眼间湮灭。


一切都要从资金链说起。

由于没有商业化落地,Lilium一直以来并没有营收,运营主要通过股东的融资和贷款维持。

但各方面的开支却在逐步扩大,特别是研发方面,上半年花费1.31亿欧元(约10亿元),同比增长55%

所以,公司还处在漫长的亏损当中,自2020年上市以来,Lilium已经累计亏损了近20亿欧元(约152亿元),融资来的现金基本消耗殆尽。

体现到现金流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剩下1.09亿欧元(约8.3亿元),基本已是摇摇欲坠。

然而,即便烧干了所有的融资,Lilium也依然还没实现载人试飞,手握的订单也要到2026年才会交付。


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Lilium在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

比如说,Lilium使用小型管道“喷气”风扇来提供升力和推力,悬停时的能源效率较低,但所需的功率,大约是较大倾斜转子的类似重量设计的两倍左右。

直白点说,就是在起飞和降落阶段,飞行器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但Lilium的设计使得能源利用率低,因此续航里程、测试时间也都相对有限,商业进展缓慢。


在这种情形下,Lilium能否撑着一口气活下去,全靠着一笔银行的紧急贷款救命,然而这笔钱,还需要得到德国政府担保才能入账。

很遗憾,Lilium遭到了德国政府的拒绝,破产终成定局。

如果不是等来了新的投资者,Lilium的名字,也许会在低空领域中渐渐隐去。

全球低空经济新风口

不过,尽管Lilium差点倒下,低空经济行业仍是前途一片光明。

即便是在破产期间,Lilium也接到了新订单,和Ambitious Group签订了8架Lilium喷气式飞机的销售协议。


到目前为止,Lilium依然拥有108个确定订单,并且开始计划首次载人飞行

也许,这也是投资公司愿意再相信Lilium一次的原因。

与此同时,还有很多低空领域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玩家,不仅活得很好,还得到大笔资金支持。

国外玩家中,有美国的Joby,得到丰田大力投资,累计投入近9亿美元(约65亿元)。


同在美国的Archer,也得到巨额资金,其中包括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签订的价值10亿美元(约73亿元)的200架eVTOL订单,并且可选择再订购 100 架。

放眼国内,低空领域更是一片火热。

今年,中国无人机产业创新联盟联合腾讯研究院,组织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合力编写了《中国低空经济产业》系列报告。

在这个系列的《2024年中国eVTOL产业发展报告》一册中,详细总结了年度eVTOL产业的发展概况:

中国有超过30家企业已经进入eVTOL整机研发领域;其中,约有15家载人eVTOL整机研发企业,完成了数千万元以上的融资。


这些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一类是科技型初创公司,例如亿航智能、时的科技、沃兰特等等公司;

一类是大型航空航天国企的下属机构,如商飞北研、中航通飞等;

再有就是无人机产业企业入局,如深圳凌悦、天津斑斓等;

最后还有一类,就是汽车行业的相关企业,例如小鹏、吉利、长安、广汽、奇瑞等等车企。

汽车行业卷来卷去,还真的“卷上天”了。


而且车企造飞机,本身还具备部分技术和产业链可复用的优势。

如今低空经济广受关注,被视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的新风口。

而eVTOL因为垂直起降、无需机场,更加智能化、低成本、易维护、高安全,被看作是更加符合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系统的产品。

目前,已经有六大城市率先抢“飞”低空经济新赛道。

全球低空经济热潮已至,也许很快,就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