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寿命大缩水 科学家将毁灭倒计时提前万亿倍
荷兰拉德堡德大学的研究显示,宇宙衰亡的速度比此前认为的快得多。通过计算霍金辐射效应,科学家发现宇宙中最后的恒星残骸将在约10^78年后消亡,远短于先前估计的10^1100年。这项研究发表在《宇宙学与天体粒子物理学杂志》(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上。
中子星通过类似霍金辐射缓慢“蒸发”的艺术效果图。
该研究基于对霍金辐射的新诠释。霍金辐射理论认为,黑洞边缘可能产生粒子对,其中一个粒子被吸入黑洞,另一个逃逸,导致黑洞缓慢蒸发。而新研究表明,类似过程也适用于中子星等其他致密天体。计算发现,天体的衰亡时间仅取决于其密度,中子星和恒星级黑洞的蒸发时间均为10^67年。尽管黑洞引力更强,但由于其无表面结构,会重新吸收部分辐射,反而延缓了衰亡速度。
此外,研究人员推算,像月球和人类这样的普通物体,通过类霍金辐射完全蒸发需要10^90年,但实际可能因其他因素更早消亡。
这项研究结合了天体物理学、量子物理学和数学,旨在通过极端案例深化对霍金辐射的理解,为揭开宇宙终极命运提供新线索。尽管衰亡时间大幅缩短,但宇宙的终结仍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