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塑料镜使太阳能热能生产成本降低40%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方法,借助最初为汽车设计的防碎后视镜,将太阳能热能的生产成本降低 40%。这对于农业和工业设施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们需要大量的热量来进行大规模生产,温度在 212 - 754 °F(100 - 400 °C)之间。这适用于食品生产、作物干燥、谷物和豆类干燥、土壤消毒以及农场废水处理;工业应用包括化学品生产、造纸、海水淡化和纺织品染色。
南澳大学研制的带有特殊反射涂层的轻质塑料镜可将太阳能热能成本降低近一半
如果您对此不太了解,这里快速复习一下:太阳能热能和传统的太阳能(光伏)系统都利用阳光,但它们的工作原理截然不同。太阳能热能装置捕获的是太阳的热量而不是光,利用反射器将阳光聚集到接收器上,并将太阳辐射直接转化为热能。这些热量可以直接用于建筑物、水或上述工业过程的供暖。
南澳大利亚大学 (UniSA) 的一个团队正在使用南澳大利亚大学研发的塑料后视镜。这种后视镜防碎、可平板包装,比玻璃后视镜轻 50%,而且更容易设计和组装到新车的后视镜中。这种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但经过特殊涂层处理后,其反射率与普通后视镜相当。以下是一段宣传视频,重点介绍了这些后视镜的功能:
南澳大学的试点项目将采用两台模型,每台模型由16块镀膜镜面组成,并涂有特殊的多层铝硅反射涂层,以帮助在高温下产生热能。该装置将在查尔斯特大学的未来葡萄园进行测试,该葡萄园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生产工艺创新的中心。
“我们看到化石燃料价格创历史新高,各行各业脱碳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南澳大学教授、塑料镜面涂层技术的发明者科林·霍尔说道。“这种聚光太阳能热利用 (CST) 解决方案非常适合澳大利亚炎热干燥的气候,并提供了一条实现零排放工艺热的可行途径。”
太阳能热能可用于各种需要高温热能的农业和工业过程
此前,中国已于去年开展了一项 CST 项目,该项目在两座塔周围设置了重叠同心圆的镜子,这些镜子可以跟随太阳的路径,将光反射到任一塔上,从而使效率提高 24%。
南澳大学项目负责人玛塔·卢斯卡·简博士指出:“工业过程产生的热量占全球能源消耗的25%,占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0%,这真是令人震惊。” 此类创新可以帮助我们满足这些需求,而不会给环境带来太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