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水下失联5天奇迹生还 在水下洞穴百米处的气室找到

摘要:

7月24日晚,潇湘晨报记者从多方获悉,湘西永顺县一名王姓男子在水下失联5日后被救援队找到并成功生还。据家属发布信息,该王姓男子下水时携带氧气瓶,在7月20日凌晨3时许失联,此后当地县城警方、救援队持续搜寻,并联系了广西百色特警协助搜救,于24日下午将该王姓男子从水底下救出,人平安无事。



潇湘晨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王姓男子下水的河流有数十米深,经彻夜搜寻、排除,最后锁定水下一洞穴。该洞穴洞口位于水下约九米处,并横向延伸进山体内部。据荔枝新闻报道,男子凭借洞穴鱼类等生存资源,在复杂溶洞环境中存活。

当地救援队先后深入数十米,未有发现。24日,广西百色特警洞潜队伍深入至百米许位置,终于在一气室处找到失联的王姓男子。现场视频显示,其状态尚佳。

救援队工作人员回应称,被救者40岁左右,被困了5天,目前情况还好。泽家镇政府方表示,被困地属于芙蓉镇,被救者是一名本地人,两地政府都参与了救援。什么是气室?为何水下失联5天仍能奇迹生还?今年2月,两名科考队员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的一个溶洞内潜水时失联3天,也是因为幸运遇到气室,后经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成功救出,这也是中国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案例。

洞穴潜水失联3天奇迹生还!

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

2025年2月5日,两名科考队员在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的一个溶洞内潜水时失联,后经当地公安、应急、消防、急救等多部门长达69个小时的联合搜救,最终成功将失联队员营救出来。从目前公开的报道和所知资料来看,此次救援创造了国内首例洞穴潜水救援成功奇迹。

69小时生死营救,救援难点在哪儿?在溶洞众多的喀斯特地貌区域进行洞穴潜水,该如何保障安全?一文了解↓


救援队员装载潜水器材准备进洞开展营救工作。新华社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供图)

69小时!两名被困人员被成功救出

2月5日,一支洞穴水生生物综合科考调查队中有5人潜入水下洞穴,19时返程时发现两名同伴失联,于是紧急报警求助。当地公安部门接警后,立即组织多方救援力量奔赴现场展开救援。

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发现,两名科考队员失联的溶洞洞厅宽度大,水深超15米以上。救援人员使用5个200米的大线轮从洞口往水下布置引导绳。


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水上勤务救援大队队员 许世德:第一,这个洞穴内部情况是未知的,所以具体会有什么危险,我们也不是很清楚。能见度也不好,所以进度就会很慢。第二,被困者的被困时间较长,没有食物补充能量,身体比较虚弱,这给我们的救援计划带来很大困扰。

经过4个多小时的洞穴潜水搜救,救援人员在水下16米处的一个溶洞气室内,搜救到一名失联人员,并成功将其救出溶洞。‌溶洞气室是在水下洞穴中存在空气的空间,这名失联人员幸运地找到了一处可藏身的溶洞气室。

那么,另一名失联人员又在哪里呢?搜索救援还在继续。由于水下洞穴情况错综复杂,且没有辅助照明系统,救援人员又先后10余次下探,仍未发现该失联人员的踪迹,此时这名科考队员已失联超过60个小时。

最终,经过69个小时的不懈努力,救援人员在水下28米处的另一个溶洞气室内,找到了第二名失联人员。此时,他已3天未进食,身体极度虚弱。


第二名失联人员被成功救出溶洞后,迅速送往医院。目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休养,其身体恢复后已经出院。

事发溶洞内部情况如何?

据了解,事发溶洞的洞厅长约200米、宽约80米、水深超15米。溶洞中有很多个未知的半封闭小洞室,这种小洞室内存有一定的空气,可以让被困人员维持一段时间。


由于不知道失联人员被困于哪个洞室,救援人员先要潜入水中,从水底进入洞室逐一搜寻。在水下洞穴中有存在空气的空间,就是溶洞气室。第一名失联人员是在水下16米处溶洞气室内被发现的,该地方距离救援队员出发的位置大概300米左右。第二名失联人员是在水下28米处的一个溶洞气室内被发现的,该地方距离救援队员出发的位置约500米。

这场历时69小时的成功救援,创造了在极端环境下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奇迹。

说到洞穴救援,大家可能会想起7年前发生在泰国的少年足球队队员被困洞穴事件。

2018年夏天,泰国一个少年足球队的12名队员和一名教练,进入清莱一个山洞探险,后因暴雨导致水位上涨被困。在被困18天后,最终在多国救援队的努力下全部获救,引发世界关注,洞穴潜水救援的高难度也因此广为人知。

此次救援难点在哪?难度有多大?

广西百色市公安局城区巡警支队副支队长 梁良:第一,水下洞穴的结构比较复杂,比如里面的洞道并不是一条直线,有时候是窄洞,只能一个人通过,然后又突然变得开阔。水的能见度比较差,有时候甚至能见度为零。第二,我觉得是人员的技术,因为洞穴潜水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像我们这次洞穴潜水救援,最深的深度已经达到了30米。在这种环境之下潜水员要面对各种不利因素,还要防止自己出现氮醉、氧中毒等情况。第三,对于被困人员来讲,他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也很重要,此次被困人员就具备一定的生存技能,且能找到洞室。

救援队员在进行洞穴潜水救援工作。新华社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供图)

救援时间线↓

  • 2月5日19时,科考队的其他队员发现两名队员失联,并报警求助。

  • 2月5日23时30分许,救援开始。

  • 2月6日4时30分许,在水下16米深的一处溶洞气室内发现第一名失联人员。

  • 一个半小时后(约6时),救出第一名失联人员。

  • 2月8日18时50分许,在水下28米深处溶洞气室内发现第二名失联人员。

  • 20时30分许,救出第二名失联人员。


救援队员成功救出第二名被困人员小周。新华社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供图)

整个救援过程历时69个小时。事后,被救人员和家属为百色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水上勤务救援大队送上感谢锦旗,上书“雷霆蛟龙破万险,特警蛟龙护苍生。”

洞穴潜水如何保障安全?

广西百色的溶洞资源十分丰富,吸引不少人前来探索。然而,有些未开发的溶洞内环境复杂且暗藏危险。而洞穴潜水区别于普通潜水,对潜水员经验、潜水线路规划等要求较高。那么,在广西、贵州等溶洞众多的喀斯特地貌区域进行洞穴潜水,开展探险、科考,如何保障安全?来听国际技术潜水教练的建议。


国际技术潜水教练 李培孟:洞穴潜水需要的培训、经验、装备等条件都相对苛刻一些,所以潜水的目的地适不适合开展活动是第一要素。这些活动不适合普通民众 、普通潜水员,是有门槛的。广西和贵州溶洞比较多,如果是第一次去这些地方,出风险的概率会变高,需要把路线规划好此外,要遵守潜水领域里的证书规范。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热门评论

>>共有1条评论,显示1
更多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