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浏览器杀入谷歌腹地 “智能体”成最大亮点

摘要:

10月22日消息,周二,OpenAI正式发布AI浏览器ChatGPTAtlas,直接挑战Google在浏览器市场的霸主地位。Atlas浏览器目前仅适用于macOS系统,它将OpenAI广受欢迎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深度整合到浏览体验中此次发布是OpenAI战略扩张的关键一步,旨在使其从单一应用转型为一个更广泛的计算平台,并重塑人们的在线工作方式。

核心功能:全天候智能伙伴

ChatGPT Atlas的核心设计理念,是让浏览器成为用户网页浏览中的全天候智能伙伴。该浏览器基于与GoogleChrome同源的开源Chromium引擎构建,其创新之处在于对ChatGPT进行了深度整合。

Atlas配备了一个常驻侧边栏助手,该助手能够获取当前浏览页面的完整上下文。用户无需手动复制粘贴,即可让助手总结文章内容或回答相关问题。这个聊天窗口会“跟随”用户在各个网站间跳转,随时准备根据页面内容提供解答。


值得一提的是“光标聊天”(cursor chat)新功能。用户只需选中任意句子,即可让ChatGPT即时进行润色或编辑。比如,在Gmail或其他GoogleWorkspace应用中,用户可直接要求浏览器内的ChatGPT协助撰写邮件。


此外,Atlas引入了“记忆”功能,通过浏览历史记录提供个性化服务。用户首次打开Atlas时,系统会提示用户导入Chrome或Safari等其他浏览器的数据,这些数据将构成ChatGPT的记忆库。


不过,该功能尚存改进空间。有记者反馈,在导入Chrome历史记录后,询问最近搜索的旅行目的地时,Atlas却表示未找到相关记录。OpenAI强调,用户可通过设置精细化管理浏览器的记忆内容,这一隐私管控措施与主聊天机器人的设置保持一致。

“智能体模式”:从工具到主动助手

Atlas最强大的功能是“智能体模式”(AgentMode),该功能可自主执行多步骤任务。OpenAI产品负责人亚当·弗莱(AdamFry)解释说,在Atlas中,ChatGPT现在已能为用户执行具体操作,无论是预订机票,还是编辑用户正在处理的文档。这标志着浏览器角色的根本性转变:从被动响应指令的工具,升级为能够主动提供协助的智能伙伴。


在用户授权下,智能体可以访问用户设备,并在互联网上执行“点击”操作。例如,当用户浏览菜谱时,只需一道指令,聊天机器人就能自动生成购物清单,并可在用户偏好的电商网站上启动采购流程。

与在Chrome等传统浏览器中调用外部智能体相比,Atlas具有天然优势:它既能准确理解用户当前浏览内容,又已获得执行任务所需的完整权限。

不过,此功能目前仅对ChatGPT Plus、Pro和Business等付费订阅用户开放。用户可以从其官网下载Atlas,但必须登录ChatGPT账户才能开始使用。

OpenAI的平台野心:重塑操作系统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Altman)表示,他期待Atlas能推动网络交互方式的革新,未来人们将更多通过“与浏览器对话”而非在地址栏输入来使用网络。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带来了一个“十年一遇”的罕见机遇,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浏览器的本质,探索如何以最高效、最愉悦的方式使用互联网。

Atlas的发布,是OpenAI将ChatGPT打造为成熟计算平台这一宏大愿景的关键基石。OpenAI认为,浏览器本身正演变为操作系统的下一形态。ChatGPT负责人尼克·特利(NickTurley)透露,他的灵感正是来源于“浏览器正在重新定义操作系统”这一行业趋势。

许多技术专家指出,若AI智能体是未来方向,其发展必须满足两个核心条件:一是能够接入用户日常使用的各类工具,二是能在用户操作时始终在线、理解上下文。传统应用程序难以完全满足这两点,而浏览器恰恰具备此种独特优势。

通过打造自有浏览器,OpenAI构建了一个强大的分发渠道,这有助于降低对Google、苹果等竞争对手旗下平台的依赖。其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不可或缺的“生活操作系统”,让AI成为贯穿所有数字任务的、无处不在且主动智能的助手。

AI浏览器大战与竞争格局

OpenAI的入局,无疑为新兴的AI浏览器赛道再添一把火。Atlas将直接与Google展开竞争,后者正计划将Gemini助手更深入地集成至Chrome,旨在为用户处理各类“繁琐任务”。

与此同时,Atlas也面临来自AI原生初创企业的挑战。例如,由TheBrowser Company开发的Arc浏览器,以及Perplexity推出的Comet浏览器。Perplexity于今年7月首次推出Comet浏览器,并于近期战略性地向所有用户免费开放,以加速其市场渗透。

此外,作为Chrome的长期竞争者,Opera也通过全面嵌入AI功能,成功将自身重新定位为一款AI驱动的浏览器。

GoogleChrome的巨大成功,或许为OpenAI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2008年Chrome问世时,很少有人相信它能撼动微软IE的统治地位。如今,尽管Atlas的诞生被部分人视为浏览器使用方式的一次革新,但也有不少观点指出,其在功能层面与Comet等产品存在重叠,并非彻底的颠覆性创新。

市场挑战与安全担忧

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的分析师帕迪·哈林顿(PaddyHarrington)表示,要与拥有约30亿全球用户的Chrome竞争,OpenAI面临巨大挑战。奥特曼不仅要证明Atlas优于其他产品,更要向用户展示一种全新的网络使用范式。

随着“AI浏览器”的崛起,一类新型安全风险也随之浮现。当AI智能体获得代表用户行动的能力时,也为黑客开辟了巨大的新攻击面,传统网络安全措施可能对此束手无策。

Winbuzzer曾报告披露,Perplexity的Comet浏览器中就存在“间接提示注入”漏洞:恶意指令被嵌入网页后,AI会将其视为可信命令执行,这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对所有市场参与者而言,防御此类威胁将成为严峻考验。

从商业角度看,通过将热门AI聊天机器人打造为在线搜索入口,OpenAI有望吸引更多网络流量和数字广告收入。尽管ChatGPT声称拥有超过8亿用户,但该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正积极寻求盈利路径。但若ChatGPT的信息摘要过于高效,致使用户不再浏览原始网页,可能会进一步挤压在线出版商的收入来源。

分析师哈林顿还对智能体模式的“个性化”提出伦理质疑:基于收集信息生成的用户画像,其执行的行为究竟反映用户真实意图,还是AI引擎的自主决策?他同时担忧智能体是否会因广告偏好而推荐特定解决方案。

OpenAI强调,当前版本只是Atlas的起点,暗示其形态还将持续演进。目前Atlas已全球上线,支持macOS系统,并计划很快扩展至Windows、iOS和Android平台。无论如何,Atlas的推出标志着OpenAI已向Google帝国的核心发出了最直接的挑战。

我们在FebBox(https://www.febbox.com/cnbeta) 开通了新的频道,更好阅读体验,更及时更新提醒,欢迎前来阅览和打赏。
查看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