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魅族Flyme OS的Smart Bar说开去

摘要:感谢匿名人士的投递
魅族MX2毕竟昨天才发布, 我也没能实际的上手体验, 这篇文章只是我对Flyme OS 2.0中的闪光点的总结与思索. 请就事论事, 切勿上纲上线.这是我第一次写关于魅族的文章. 其实从主观上说, 我是非常不待见魅族的——我曾经讨厌他明目张胆的”借鉴”iOS和他们的”自信”. 就算是之前的Flyme OS我也没有任何的好话可说. 但是就在昨天的魅族MX发布会后, 我对Flyme OS和魅族的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

其之一 魅族与其他Made In China话先说在前面, 我是不会随便对任何一个ROM说好话的. 我对国产ROM的印象一直很烂. 我把国产ROM分为两类, 一类是模仿iOS——比如某IUI和步步高, 另一类是乱搞——比如华为的Emotion UI和阿里云. 在这次发布会之前, 我对Flyme OS的印象是模仿iOS的乱搞. 但是在这次发布会之后却有所变化. Flyme OS 2.0成为了第三类.那么到底是什么, 能撬开我的嘴, 让我为原先并不待见的魅族, 为Flyme OS开口说好话?

是Smart Bar.

其 之二 从Smart Bar看Flyme OS 2.0在Smart Bar之前, Google就已经尝试使用虚拟按键取代实体按键了. 这样的安排有助于Android设备在体验上的统一(虽然三桑之流依然是很不听话的用了自己的按键设置). 而虚拟键最大的弊端就是占用屏幕空间(连同Action Bars). 而且这种在屏幕下方两层虚拟按键的设计非常容易发生误触. 而Smart Bar的出现, 则直接规避了上述两条问题.

先来看看Smart Bar的结构. 图片来自魅族的Keynote.

上图为MX2发布会上的展示图.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 这个Smart Bar在竖屏状态下起到的是原先Action Bar和Navigation Bar的作用.当上下两层按钮叠在一起的时候, 误操作的可能性会被大大增加.

不少Android 4.X手机/应用在屏幕下方排了三四个虚拟按键/Dock栏, 然后又在屏幕底端放一个 Navigation Bar. 相信人都有过点击 Dock 图标的时候误触虚拟按键的经历, 此处同理(观点来源). 而且从不同的展示图中我们可以注意到, Smart Bar上只有五个可操作图标, 多余的图标都进入了右边的Menu——相当于是原先的Action Overflow——中. 从各种角度上说, 这样的设计使得误操作概率大大降低

如果你有读过Google官方的Android Design, 相信会对这段话感到非常的眼熟吧? 在Android Design中, Google举出了例子:“4”屏幕上不能有超过5个icons”, 而Smart Bar在所有展示图例图标的上限都是5个——多余的图标全部进入相当于Action Overflow的右边Menu中, 而且连Menu的位置都和Action Bar里Action Overflow的位置对应.

再看看这个横屏模式下的Smart Bar.

它直接整合了Action Bar, Split Action Bar和Navigation Bar, 在Smart Bar中显示. 而所有的操作按钮都位于屏幕顶端左右, 便于双手操作. 是不是很像Android 4.0平板的作风? 想想原生的Android手机在横屏模式下Action Bars蛋疼的占位和某IUI至今对横屏烂透了的支持, 对比看来, 这个改进真是称得上惊为天人.

再 看看Flyme OS 2.0的其他部分. 和某IUI与其他国产ROM不同, 尽管Flyme OS使用了在启动器堆积图标的方式, 但是它依然在系统元素中大量运用了Android 4.X的原生控件 (比如Home键上划时的屏幕底部的辉光, 双击Home键时出现的亮度调节按钮), 让见惯了国产ROM对iOS控件效仿的我感到耳目一新.

其之三 借鉴与创新为什么Smart Bar这个改进会被我单独拿出来说呢? 因为看到这个Smart Bar的时候, 我非常自然的想起了当初Google为了相同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一种交互形式: Combined Bar.

这 个对双手操作极端友好, 而且节省屏幕空间的设计被谷歌在Android 4.1之后不知何故放弃了. 而魅族的这个Smart Bar和Combined Bar的设计思路如出一辙, 而且在Combined Bar的基础上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更近了一步. 试想, 你所有的操作都被集中在惯用手的大拇指能够很容易操作的地方, 而且还不容易误触… 是不是很梦幻? 为什么之前都没有人好好利用到这点呢?

但 是我非常好奇的是, 魅族是怎么做到将Action Bar中的按钮整合进Smart Bar中的. 在魅族的演示中, 不但是新的Holo框架Apps, 连没有套用Holo框架的老应用的功能键都能被集成至Smart Bar中. 不知Google的Android对这个Smart Bar有何感想. 反正我可以说, 他们的脸色必定不会好看. 当初被抛弃了的Combined Bar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在这个OS上, 而且还进行了大量的优化. 简直是打脸打得啪啪响.

魅族的UI设计师一定有认真的研究过, 考虑过Android Design, 站在用户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证这些设计. 你可以把Smart Bar看作是Action Bar(实际上它也确实是Action Bar的一种形式), 但是它又同时起到了Navigation Bar的作用, 同时还可以和非Holo框架应用无缝集成, 比在非Holo框架应用上半残的原生Navigation Bar要好上很多. 更重要的是它确实的节省了屏幕的空间, 增加了屏幕使用的效率. 而这也正是当初Google在Android 3.0里使用Combined Bar的初衷吧? 还有, 明明没有那么多的通知, 为什么通知栏一定要完全遮住屏幕? 在webOS和Android 4.2的Phablet UI上, Palm和Google都已经做到了——Android 4.2在上, webOS在下——让通知栏只显示必须的长度而不是完全遮住屏幕. 而魅族把这个思路, 看起来顺理成章但是至今无人尝试地, 延伸到了手机上.

还 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地方是手势的运用. 大家津津乐道的取消实体键的前提就是完善的手势操作配合. Google在Android 4.X中也大量集成了手势操作, 不过我要提的是在4.1之后出现的, 从Home键上划进入Google Now这个手势. 在Flyme中, Home键从虚拟化为实体的触控区, 而魅族则更好的利用了手势. 上划Home, 双击切换多任务——等等, 是不是很耳熟? 这不是webOS最早使用的手势操作吗? 双击Home键解锁, 这是不是很像N9? 反正各种耳熟和眼熟. 但是我不得不赞的地方就是, 魅族把这些前人做出来过的东西整合在了一起, 而且整合得别具一格, 颇有蔚然成风的趋势(我希望). 想想看, 双击Home键解锁这个在Vivo X1上已经有了类似的模仿, 手势操作也有之前的乐OS, 通知栏什么的也已经成为了Android的招牌… 这些既不是魅族原创也不是魅族第一个借鉴的功能, 被魅族整合在Flyme OS 2.0中的时候却看起来那么的美好, 这难道不是魅族有下苦工钻研的成果吗?

我们知道创新有三种形式: 原始创新, 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创新. 在手机OS上, 自iOS和Android之后我们已经难觅原始创新的影子. 但是能将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做到登峰造极, 对于用户而言效果未必会比某些无关紧要的原始创新来的差. 魅族的Flyme OS之所以让我如此激动并提笔为它大书特书, 正是因为在Flyme OS 2.0中, 我看到魅族以中国特色的方式登峰造极的进行了引进消化和集成创新. Flyme OS 2.0让我看到了中国特色创新的希望.

把J. Wong的人品性格之类的话题抛开不谈, 把将这种交互上的创新命名为J. Wong交互到底合适与否的问题抛开不谈, 把J. Wong设计的外壳与边框抛开不谈, 这次, 我们不谈别的, 只谈Flyme OS 2.0.

本文中部分观点来自@CarlosLOL, 图片来自魅族发布会Keynote.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
更多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