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了别忘它们 盘点夭折于微软手中的明星产品

摘要:

2019年的清明节,依旧还是那么暖意融融,对于现在的微软来说似乎也是一派欣欣向荣。最新数据显示,微软Win10装机率首度超越Win7,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气天王,同时其他版块的发展也大多尽如人意,可以说2019年开年,微软开局圆满。

然而在这光鲜的背后,微软也同样葬送了很多产品,而这些已经见不到的产品之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有并不为人所知的。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来缅怀一下这些夭折于微软手中的明星产品吧!

MSN(1999-2014)

1999年,马化腾推出了自己的首款网络即时通讯软件OICQ,不到一年时间就收获到6万用户。

然而大洋彼岸,一个对手也在悄悄崛起,这就是微软的MSN Messenger。从上线之初,MSN就一直在走“高端”路线,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甚至一度被称为“白领版QQ”。

然而就是这款“明星”软件,却因为频繁掉线、文件传输慢而广受诟病,到2011年其在中国市场份额仅剩4.95%。

虽然整个过程中,微软也为其做过很多努力,甚至还在2010年将其更名为Windows Live Messenger。

但时过境迁,2013年微软向全球正式宣布,将停止Windows Live Messenger服务(中国大陆于2014年10月31日停止),至此一代神器“MSN”退出历史舞台。

Zune(2006-2015)

尽管现在随便一台手机都有听歌放歌的功能,但微软于2006年推出的Zune播放器却依然有着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

Zune最早发布于2006年11月,相比苹果的iPod整整晚了五年。尽管有着时间上的劣势,但微软却在外观、重量、显示屏尺寸等方面为Zune增加了很多看点。尤其是标志性的硬朗造型,在当年也是赢得了众多用户青睐。

和iPod一样,Zune也是一款主打音质的播放器。低底噪+高音质,相比时下的手机播放器完全可以说是吊打,特别是它极具风格化的系统UI,后来也成为影响Windows Phone,乃至Win8、Win10的设计思路。

然而由于底层固件Bug,以及一些听起来让人哭笑不得的功能漏洞。Zune最终不敌iPod,被微软于2015年正式关闭(Zune播放器于2011年停产)。

Windows Phone(1997-2017)

Windows Phone并不是微软的首款手机操作系统,早在1997年,其就已经发布第一款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CE。

这是一款专用于小型设备的通用化操作系统,最大亮点是提供了触摸屏支持。

到了2002年,Windows CE开始演变为适合于智能手机的Windows Smartphone和适合于平板设备的Windows Pocket Phone。

其后名称则开始统一,Windows Mobile 2003、Windows Mobile 5.0、Windows Mobile 6.0、Windows Mobile 6.5……,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Windows Phone是微软手机操作系统的一个转折点,其最大亮点是大大增强的触控体验。然而频繁的平台更替,以及手机厂商与运营商的不支持,最终令Windows Phone难以为继。

其每逢升级必换机的操作策略(多数大版本升级,仅有少数机型可通过),也终于让终端用户彻底放弃了微软。

反观彼时,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海量软件支持、大量用户坚守,尤其是可玩性极高的“刷机”体验,终于让微软放弃了这个曾经优势满满的产品。

2017年,微软正式宣布停止Windows 10 Mobile开发,仅对系统提供基础的安全性支持。

MSN Direct 智能手表(2003-2008)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MSN Direct智能手表都不算一款超前的产品。

尽管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表是2013年才出现的产物,但早过它们十年的MSN Direct却并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

2003年微软在电子消费展CES上首次展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产品,能够显示天气、新闻、参观指南等。

但高昂的售价、简单的功能,以及众多“微软式困扰”——没有太多应用可选。终于让微软放弃掉了这个“朝阳”项目,直至今日,可穿戴智能产品才真正步入我们的生活。

Windows Vista(2006-2012)

尽管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用户青睐Win7的“毛玻璃”,但大家并不知道的是,第一代“毛玻璃”其实产自一个你并不熟悉的系统——Windows Vista。

2006年,微软发布了一款全新操作系统,精致的外观、炫酷的功能,甚至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隔着屏幕去感受它那炫酷的界面。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十五年前,要知道当时的电脑可没有如今这么高端,3G主频+1G内存在当时已经算顶天的配置了。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即便是这样的配置,要运行起Vista这个“庞然大物”来也绝对是吃力的。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我们终于切身体会到了什么是“微软最低配置”和“微软推荐配置”。

与此同时,当年的Vista还遭遇了另一大问题,即驱动程序不兼容以及繁琐的安全程序等。尽管Vista并没有像其他产品那样被直接“拿下”,但超低的装机率已经证明了这款被微软寄予厚望的软件平台的命运,2012年微软停止了对Windows Vista的主流支持。

Hotmail(1995-2007)

提到Hotmail,可能很多小伙伴并不知道,但要说起Windows Live,估计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1995年微软发布了旗下首款电子邮箱服务,起名Hotmail。最初和其他对手一样,Hotmail没有任何亮点,但也说不出有什么缺点,反而因为其与Windows关系紧密的原因,在市场份额上还略胜一筹。

直至2005年,Gmail将容量从1G提升至2G,我们的Hotmail竟然还可怜巴巴地停留在250MB阶段,着实令人唏嘘!

2007年微软决定用Windows Live Mail取代之前的Hotmail,并将容量提升至主流的2GB。但时过境迁,彼时大部分用户早已习惯了容量更大的Gmail,Windows Live逐步沦为一个捆绑微软账号的小工具。

Kinect(2010-2017)

Kinect曾经是一款神级产品,它曾是Xbox游戏机的灵魂,也被Siri抄袭着。然而……如今的它已经正式停产了。

Kinect是微软推出的一款3D体感设备,可以通过一个由红外点构建的3D空间来实时追踪用户的身体动作。

比方说你可以站在电视前,摆出一副投球的动作来“真实“地投掷一颗保龄球,Kinect第一次让电脑游戏脱离了游戏控制柄的参与。

然而乏善可陈的游戏资源、开发者寡淡的热情,让这一款黑科技神器慢慢陷入另一种窘境——谁会因为一时的畅快,而去购买一款几乎无法玩的游戏产品?

此外夸张的空间要求(Kinect需要电视机前至少空出一块2X2M的空间,且不能有任何家俱遮挡)、鸡肋的误识别率(比如《极限竞速》,你能想到一个手势能让赛车减速从而痛失冠军吗?)等等问题,也无不限制着这款神器的发展。

尤其是当微软后期重新转投Xbox的策略,更是让这款产品雪上加霜。2017年,微软正式停产了Kinect设备,甚至连它与X1S及X1X的Kinect转接器也相继停产,一代神器终将落幕!

Wallop(2004-2008)

Wallop是微软推出的一项基于社会性网络(SNS)的服务,当年曾被戏称“我老婆”。

Wallop能够让朋友间交互、分享照片、分享音乐以及Blog,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这都是各个领域的先驱。

然而,Wallop从一开始就坚定地认为“朋友邀请”才是其发展用户的正确途径,以至于拒绝将广告作为网站主要收入来源。

仅通过向普通用户提供0.99-4美元的Flash动画、图片、游戏装扮(类似于QQ空间装饰)来满足其运营成本,而这样的盈利模式至今都未被认为是可行的,与时下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成功模式大相径庭。

2008年9月,依然处于测试期的Wallop结束了自己的任务,网站终被关闭。

IE(1995-2019)

提起Internet Explorer的名字,每一个上网人都不可能不知道,甚至说一个对电脑一窍不通的人,也会对屏幕上那个大大的蓝色图标留下印象。

从1995年开始,IE就以一种特殊的身份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最开始的网景之战,还是后来的Firefox、Opera三国杀,IE一直是那个不算好但也绝对不赖的存在。

然而随着Chrome逐渐崛起,原有的三足鼎立再也不复存在,甚至IE的宝座也不再保险。越来越多的浏览器开始采用Chromium内核,而IE固有的速度慢、兼容度低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截至2016年,IE浏览器全球占比仅为21.66%(数据来源于NetMarketShare)。为了扭转颓势,微软在其全新操作系统Windows 10中加入了全新的Windows Edge,期望通过一系列改进挽回IE的窘境。

然而实际效果并不如人所料,Edge的市场表现同样不好。

2019年4月,微软正式发布了基于Chromium内核的全新Edge浏览器,虽然依旧披着Edge的外衣,但实际上它已经是一款彻头彻尾的Chromium浏览器了。至此,IE的24年征程彻底结束!

写在最后

我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其实对于一个存在了44年之久的软件公司来说,能够一直生存下来就已经是个奇迹了。

在漫长的迭代生涯中,我们有幸参与到了科技生活的改变,有幸体验到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不同。而这,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份宝贵的体验,从这一点来说,微软无疑是伟大的!

热门评论

>>共有0条评论,显示0
更多评论
created by ceal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