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谋求连任的小布什在4月提出了科技实施规划,清洁能源、医疗 信息化和宽带建设成为该规划的三项主要措施。然而,连任后的小布什一如既往地将主要精力放在反恐上。在其8年的任期中,在吸纳市场化国家参加的经合会议 中,美国家庭的宽带普及率在经合会成员国的排名,从2001年的第4位持续滑落到2008年的第15位。
“美国在全球宽带应用方面仅排名第15位,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作为发明 互联网的国家,美国所有的孩子都应该有机会使用互联网。”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2008年12月6日发表经济振兴计划的演讲中表示。
2009年2月17日,上任后的奥巴马签署了美国恢复与再投资法案。在这 项总额高达7870亿美元的经济振兴计划中,用于建设宽带和无线互联网接入的费用为72亿美元。之后,国会直接要求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制定国家宽带 计划,以保证每一个美国人都能接入宽带。 在美国国家电信与信息管理局(NTIA)的协助下,FCC在2009年4月份启动 了该计划的制定工作。通过征求美国公众的意见,FCC最终于2010年3月16日将该计划提交国会审议,预算将超72亿美元。 十年内实现六大目标 FCC在公布国家宽带计划的同时,承认时至今日仍然有近1亿的美国人在家 中没有接入宽带,其中1400万人即使愿意接入宽带也无法实现;只有42%的残障人士在家中使用宽带;而生活在部落的居民接入宽带的仅有5%。此外,学生 因为无法接入互联网来完成家庭作业、失业者不能通过网络寻找工作带来的所谓“数字排斥”成本正持续增长。 FCC表示,影响美国全球竞争力的因素还有:正在显现的无线频谱短缺的现 象将会影响到美国在无线移动宽带服务领域的创新和领导地位,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应用、设备和内容,国家还没拥有借助宽带去改革政府服务、健康、教育、 公共安全、节能、经济发展以及其他的国家重要事务的能力。 针对上述情况,国家宽带计划提出了未来十年实现下述六个目标: 1. 至少1亿个美国家庭应该负担得起接入下行大于等于100Mbps、上行大于等于50Mbps的宽带服务; 2. 美国将以比其他国家运行更快、分布更广泛的无线网络,在移动创新上领先; 3. 每个美国人都负担得起接入强健的宽带服务,并且这种订阅是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选择的; 4. 每个美国社区都负担得起接入大于等于1Gbps的宽带服务,来访问学校、医院和政府大楼等机构; 5. 为了确保美国公众的安全,每位先遣急救员都可接入可互操作的、安全的全国无线宽带网络; 6. 为了确保美国在清洁能源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每位美国人都应该能够通过宽带来实时跟踪和管理他们的能源消耗。 “国家宽带计划是21世纪国家刺激经济增长和投资、增加就业、教育我们的 孩子、保护公众以及民主政治的路线图。”FCC主席朱利叶·格纳考斯基表示,“这是一个行动计划,为了迎接全球竞争力的挑战需要行动起来,需要借助宽带的 力量来帮助解决如此之多的至关重要的国家事务。” FCC强调,提交的国家宽带计划是个Beta版,而且以后也不会有正式 版,因为该计划会根据情况随时进行修改。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为了确保国家宽带计划的实施,FCC在计划中提出设立连接美国基金 (CAF)的建议,并在未来十年将现有的普遍服务基金(USF)的规模提升到155亿美元以支持宽带计划。FCC计划未来将以CAF替代USF。FCC预 计,未来两三年,CAF每年会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此外,FCC还将设立移动基金来确保各州在3G覆盖上不会显著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当然,这些都有待 国会的批准。 并不是所有的厂商都能吃到国家宽带计划这个大蛋糕。国家宽带计划需要新增 500MHz的带宽,而FCC目前手头上只有50MHz的频谱储备。频谱资源是固定的,只能拆东墙补西墙,于是,FCC就打起了广播电视运营商的主意。已 经在互联网市场竞争中处于守势的广播电视运营商,非但很难在宽带计划的实施中分一杯羹,反倒可能是自己宝贵的频谱资源被非市场性的行政手段硬切去一块。 此长彼消,Verzion、AT&T等无线运营商不仅能轻轻松松 地从FCC手中拿到500MHz的带宽资源,而且还会从宽带计划的实施中直接受益。1Gbps的下载速度将会是现有提供速度最快的无线运营商 Verzion所提供的速度的20倍,超过美国无线运营商平均速度256倍。当然,无线运营商未来会面临降低接入费用方面的压力,但是最大的受益厂家还应 该是互联网企业,宽带计划的实施意味着未来十年内宽带用户的数量将会骤增1亿。当然,美国的低收入者将会是最大的直接受益者。国家宽带计划将建立相关机制 来确保低收入的美国人能够接入宽带,其中包括辟出一部分带宽来为他们提供免费或者低成本的服务。 记者手记 经济长波与交通基础设施 长波理论认为,水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从而形成一个又一个加速增长的长波。这种发端于科学和技术的长波将会带动经济乃至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而在前4次长波所对应的水路与收费公路、铁路与电报、电话与船舶、高速公 路与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在技术的传播、劳动力的流动、生产资料和商品的流通以及知识的扩散等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度”始自90多年前福特制造的T型车,但让车轮加 速飞奔起来则得益于从1956年开始大力建设的洲际和国防高速公路网。人们甚至直接用128号公路来命名位于波士顿的美国第一个高科技产业集群,而 Google、苹果、微软、英特尔、惠普、思科、Oracle等跨国企业则被101号公路串在一起。高速公路对美国之重要,还可以从其在奥巴马经济振兴计 划中的重要地位上略见一斑。 我们可以用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的对比来理解宽带(信息高速公路)与窄带的 差异,但却不能将高速公路网与宽带互联网相提并论,毕竟信息基础设施对人类社会影响之深刻是其他基础设施望尘莫及的。
《中国计算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