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IC的这份报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据说上海某家主体电信运营商看到上海网速全国最慢的报道后,紧急动员全网测速。CNNIC是抽取IDC 机房测试网速,该运营商对自己的所有IDC机房展开测试,网速均达到理想值;想想不放心,再要求对网络边缘机房进行测试,网速还是远远超过CNNIC的报 告数据;想想还是不放心,继续要求各区局抽取一定比例的宽带用户,测试用户家中的网速,大量数据汇总上来依然没有低于所谓的73.2KB/s。
事实上不仅是上海,一些第三方机构也对CNNIC的报告提出了质疑。卡卡网、基调网络等机构都表示CNNIC的报告与他们平时对全国网速的监测 情况有较大差异。而数据差异的最大疑点集中在CNNIC对各地IDC机房的抽取样本是否合理。打个比方,上海的交通总体肯定比苏州拥堵,但如果有人去拿上 海的甜爱路与苏州的干将路比较,得出的结论将是苏州的交通比上海拥堵5倍。这个结论很有新闻效应,当然,它绝非一个严谨的结论。
尽管业内人士普遍对上海网速全国最慢表示怀疑,但并不妨碍这一新闻产生轰动效应。甚至有记者在上海两会上向市领导提问:上海网速全国最慢,又如何来建设十二五规划中的“智慧城市”?
为什么老百姓都轻易相信一份并不严谨的报告结论?为什么上海全网测速后并不做出澄清?其实这才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如果上海解释本地宽带并非最 慢,而是在全国排名第20位、第10位,甚至像CNNIC报告中的河南一样排名第一,又有多大意义呢?实际情况是,中国宽带的整体水平和发达国家差距明 显,当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宽带都在向100兆甚至1G进发时,我国的宽带速率还徘徊在1兆、2兆、4兆,老百姓普遍对当前的宽带速率不满意,这才是问题 的关键。就算上海现在宣布自己的宽带速率全国第一,也没什么光荣。
对于各方人士拿着CNNIC的报告批评上海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上海选择了不解释,这是一个有气度的态度。沉默的背后意味着用行动说话,上海 建设城市光网不是要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而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信息化先进国家水平”。今年,上海提出的目标就是在完成光网改造的地区实现“百兆到 户,20兆起步”,这是一个令人期待的跨越。
我一直在想,上海建设城市光网的成功标志是什么。它未必需要用测速软件去测试网速达到多少,而是某一天再有报告称上海的宽带网速全国最慢时,所有的市民都哈哈大笑当笑话听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城市光网建成了。
《IT时报》 赖真